無論如何,現在還是要承認我們在半導體產業上,尤其是在先進製程工藝的芯片製造上,我們已經處於落後狀態。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需要做的,如何解決問題?看看近來任正非的一些表態,或許我們應該深思一下:

芯片

C9高校校長一行訪問華爲的座談會上,任正非表示:現在國產芯片的發展問題主要出在“製造設備、基礎工業以及化學制劑”上。我們國家要重視發展“裝備製造業、化學產業”。大學不要管當前的“卡脖子”,要“深紮根”,要“捅破天”,要把化學看成重要的學科,要培養更多的尖子人才和交叉創新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來,任正非非常重視在化學材料的進步。材料上的突破是半導體產業突破的先決條件,而在這方面,其實我們已經有企業行動起來了。例如致力於光電子及微電子材料的研究的南大光電在實現ArF光刻膠的技術突破後,於近日發佈消息稱,已經成功實現了ArF光刻膠生產線的建設,且已經開始投產,這意味着我們在高端光刻膠方面實現了量產。

任正非

ArF光刻膠屬於光刻膠領域比較先進的一種,可以實現193nm波長曝光的光刻材料,可不要小看了這個193nm,此波長的光源可以實現7納米工藝芯片的製造,當然了,28nm、14nm就更不是問題了。

任正非

根據曝光光源的波長,可以將光刻膠分爲g線、i線、KrF、ArF、F2,對應的光源波長爲436nm、365nm、248nm、193nm、157nm、13.5nm,而達到13.5nm就是意味着進入了EUV光刻階段,由此可見,我們的光刻膠材料還有漫漫長路需要我們探索。

芯片

因爲華爲無法採購到5nm、甚至是更先進的芯片,讓不少人覺得問題出現在了EUV光刻機上,不可否認,在EUV光刻機上,我們落後太多,甚至是DUV光刻機上,我們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如果將問題都推到了光刻機上,這很明顯是不負責任的說法,畢竟,芯片製造是整個半導體產業鏈都需要發力的產業。

國產自主製造芯片工藝落後,不僅僅是光刻機的問題,還有材料的問題。就像日本對韓國半導體產業動手一樣,直接在光刻膠、氫氟酸、氟化聚酰亞胺等關鍵材料上進行限制,直接捏住了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命門。

任正非

在這些方面,我們同樣需要加油,雖然說,我們現在在Arf光刻膠上已經獲得了突破,但是,這終究是在DUV光刻技術上的突破,我們的長遠目標還是應該放到EUV光刻技術上,儘管暫時我們還達不到這個水平,但是未雨綢繆不是壞事,在材料上向下紮根,這樣我們的半導體產業纔會迎來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