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形如綵帶的農村“三通”道路穿梭織網,一幅幅美麗鄉村的新圖景正在不斷湧現。到2020年10月底,東平縣581個行政村全部完成農村“三通”道路建設任務,打通羣衆出行的“最後一米”,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三通”道路與排水、綠化、美化、亮化統一規劃建設

近兩年,東平縣把農村道路“三通”工程作爲重大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全力打通羣衆的平安便民路、特色致富路、美麗鄉村路。到2020年10月底,全縣581個行政村全部完成農村“三通”道路建設。

位於東平縣接山鎮的劉所村共有村民736人,村裏不僅鋪有平整的瀝青路,道路兩側還建有綠化帶。“三通”道路建設以來,劉所村共鋪設17744平方米瀝青路,打造四橫八縱的路網結構,達到“戶戶通”的標準。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更方便,村容村貌更乾淨,更優美。

提到“乾淨”,村民劉盛遠打開了“話匣子”,他展示了連接每家每戶的污水處理設施。“現在家家戶戶產生的污水,直接通過管道排放到村外的污水處理站進行統一處理。”劉盛遠說。劉所村提前規劃,將總計4216米長的24條污水管網埋設在路面以下,將“三通”道路建設與村莊排水、綠化、美化、亮化等附屬設施統一規劃、建設。

既要把農村“三通”道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現在,村內每天都有保潔員對道路進行清掃,收運垃圾,形成了村、社區收集,鄉鎮運輸,縣垃圾場統一處理的機制。日常有維護,村民也愛護。“平時我們也對路邊的綠植進行修剪、澆水,對路面上的落葉、垃圾進行清掃,做到‘門前三包’。”劉盛遠說。

依託完善基礎設施 鄉村因地制宜謀發展

“三通”道路建設與村莊衛生治理、綠化、美化等工作相銜接,與特色村莊建設相結合,聚焦旅遊村、生態村、宜居村等發展定位,實現“一村一特色、一路一風景”,爲村莊發展注入新活力。

東平街道塘坊村

東平街道塘坊村就藉助“三通”道路的建成,發展民俗遊,提高村民收入。“依託良好的道路基礎設施,我們發展鄉村遊,打造‘水鄉迎客、漁村風情、田塘戲語、水鄉雅居、塘坊新村’和環村水上生態休閒帶,共同組成‘五區一帶’的格局。遊客到這裏可以‘喫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塘坊村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順介紹。

塘坊村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觀光型鄉村旅遊,主打農家樂品牌,走出了一條人居和諧、環境優美、羣衆增收的好路子。

而距離唐坊村不遠處的史樓村則因地制宜,突出水韻文化,聚集生態資源優勢,高標準建設東平縣黨員幹部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學旅行教育基地。藉助連線成網的道路,史樓村開始與周邊村落協調統一,抱團發展,規劃建設環村水路等項目,吸引更多遊客前來休閒觀光。

全縣村莊劃分三類 實現“一村一特色、一路一風景”

據瞭解,在農村道路“三通”建設中,東平縣將581個行政村劃分爲三類情況,按照“一類村抓提升、二類村抓完善、三類村抓完成”的思路,科學定標,有序推進。其中,對一類村村內道路進行拓寬改造、鋪設瀝青,優化提升路面性能,道路兩側因地制宜做綠化、安路燈、裝監控,實現美麗農村公路通村達戶;二類村在通戶率達到要求的基礎上,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綠化亮化設施建設;三類村按照道路建設與配套設施“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理念,優先完成硬化目標,後續分步建設配套設施,解決出行難題,改善農村出行條件。

接下來,東平縣將着力提升新建通戶道路的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排水、綠化、美化、亮化等附屬設施建設,抓好新建通戶道路的管理養護,真正讓農村道路“三通”工程成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增強羣衆幸福感的民心工程,讓“小公路”成爲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