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鹽田正在全力發展成爲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今年前三季度,鹽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6.01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位列全市前二,成爲全市各區中一抹亮色。這顯示出鹽田後勁十足的發展動能,也釋放出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其中,城市更新項目功不可沒,成爲鹽田區經濟穩中向好的“助推劑”。

12月5日,鹽田三村、四村、西山嚇村及社排小布村整體搬遷項目順利完成佳兆業山海城家園二期(西山嚇庭苑)、三期(悅海花園)集中回遷入夥,1344套品質新居敞開幸福生活之門,迎接翹首以盼的回遷業主們。作爲全市首個由區政府主導的異地安置城中村改造項目,深圳市鹽田區鹽田三村、四村、西山嚇村及社排小布村整體搬遷項目(以下簡稱“鹽田整體搬遷項目”)一直備受社會矚目。實施整體搬遷後,原村民集中居住,置換出了大量碎片化的建設用地,不僅大幅提升城市宜居程度,也有效整合了鹽田港後方陸域土地資源。

▲回遷入夥儀式。

整體搬遷項目爲居民 提供更好的人居環境

“很多原村民都開開心心地準備搬進新房過年!”原鹽田四村村長吳建仁告訴記者,他從鹽田整體搬遷項目開始就一直跟進各項工作。如今眼看着項目進度又往前一大步,又一批村民即將搬進新房、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十分高興。“原村民都盼着早日回家,我看着項目一天天進展,心裏也很開心。”吳建仁說。

整體搬遷項目的順利實施,極大地改善了鹽田港後方陸域的人居環境,推動各村集體股份公司的經濟發展,轄區的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也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據介紹,鹽田整體搬遷項目由購物中心、高端住宅、甲級寫字樓、高端公寓等綜合業態組成,集一站式購物、休閒娛樂、商務辦公和高端住宅於一體,並配有2.27萬m2公共配套設施,規劃有社區公園、兩所幼兒園和一所小學、三個社區文化活動室、兩個社康中心、兩個郵政所、肉菜市場等生活配套。小區內將打造兩個高端集中商業及濱海風情商業街,並通過近一公里長的天橋相連,能做到人車分流、四通八達、資源共享。

本輪迴遷入夥現場,在鹽田區領導、區相關部門及各村股份公司負責人的共同見證下,業主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行驗房。在瞭解房屋的質量、結構和功能後,當天領取到鑰匙的業主個個喜笑顏開。

項目實施單位佳兆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回遷入夥,是鹽田港後方陸域的這一港城融合重大民生工程,自2017年鹽田整體搬遷項目回遷房一期佳兆業·山海苑完成回遷入夥後,再一次迎來了收穫的時節。在此次業主正式入夥之前,佳兆業進行多批次、全覆蓋的自檢自查,還組織各村業主代表進行預檢並根據反饋的問題及時整改,以確保交房品質。爲確保入夥各項流程能夠順暢進行,佳兆業近兩百名工作人員提前做了周密的部署和流程演練,爲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入夥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充分整合土地資源 推動片區高品質發展

“我在這裏住了30多年,以前各方面都不太方便,帶孩子出門也比較少。”原鹽田三村居民何樂文原先居住在環境髒亂、市政設施不配套、治安混亂的城中村裏,十分希望能住進環境優美的小區房。2017年,鹽田整體搬遷項目1號地塊佳兆業山海城項目回遷後,何樂文終於搬進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小區,了卻了多年的心願。

城中村治理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近年來,全市上下堅持分類施策,統籌推進城中村綜合整治和拆除重建,消除安全隱患,優化居住環境和配套服務,着力把城中村改造爲現代化城市社區。作爲深圳首個由區政府主導的異地安置城中村改造項目,鹽田整體搬遷項目一直備受社會矚目。

深圳市鹽田區鹽田三村、四村和西山嚇村等13個自然村散落分佈在鹽田港後方陸域,因爲歷史原因,這裏長期以來維持“村中有港、港中有村”的現象,環境髒亂差,村集體經濟發展較爲落後,且隨着港口發展的需要,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也制約着鹽田港後方陸域港口物流行業的發展。

2005年3月,市委、市政府實施“港口強市”“區港聯動”的發展戰略,決定將位於鹽田港後方陸域的鹽田三村、四村和西山嚇村等實施整體搬遷並異地重建安置,這也是深圳第一個異地安置的城市更新項目。區政府貫徹落實市政府的有關工作安排,大力推動鹽田三村、四村和西山嚇村整體搬遷工作,並於2011年3月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了佳兆業具體負責項目實施。

▲項目整體規劃效果圖。

城市更新 爲“產業興鹽”提供空間

一直以來,鹽田區在深圳人的心目中都是“綠水青山小而精”的印象。在繼承已有生態優勢的基礎之上,鹽田提出了“產業興鹽”的發展口號,希冀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面對建設用地匱乏、空間承載力臨近極限等問題,城市更新成爲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據悉,鹽田區當前正在推進和研究的城市更新項目超過40個,可釋放土地資源265公頃,可釋放建築空間1000萬平方米。就產業空間總體情況而言,鹽田區通過城市更新預計可提供5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據瞭解,鹽田整體搬遷項目共涉及4個村集體股份公司和13個居民小組,涉及原居民約5000戶,需拆除建築近2000棟。作爲一個大面積、多主體、多村聯動的異地搬遷典型項目,鹽田整體搬遷項目充分整合稀缺的土地資源,完善後方陸域公共服務配套,推動片區成爲港城協調發展的高品質區域。

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城市更新,利用26.56萬平方米的土地,將實現相關自然村總建面47萬平方米的搬遷。實施搬遷後,業主們得以在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花園小區集中居住,集體經濟的發展也因城市更新獲得了新動能。項目還整合零星用地,向鹽田區提供了50萬平方米的土地供應,實現片區物流用地及居住用地的功能分區,爲港口物流業高端化發展提供了土地資源保障,有效實現了公共利益、集體利益、居民個人利益的多方“共贏”。

晶報記者 姚慧蘋 藍軍/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