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宋皓瑜,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一提到火雞,人們總會將其與美國的感恩節等重大節日聯繫在一起,一整隻火雞被清洗乾淨,內部塞上各式各樣的食物,經過烤箱烤制之後作爲節日的主菜被全家人享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是,除去這樣的一張畫面,人們似乎對於火雞的味道、口感,甚至於活火雞的樣子都十分的陌生。平心而論,火雞的質感與營養價值究竟如何,爲什麼風靡美國的火雞到了中國險些無人問津,歷史上又有哪些關於火雞的奇聞異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火雞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

火雞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本來是野生動物,但是現在已經經過馴化成爲肉用家禽,並且在美國等許多國家已經進入人工馴養的階段。歐洲人見到火雞,認爲它們的樣子特別像土耳其人的服裝,所以親切的稱呼其爲“土耳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單獨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考慮,火雞肉的確是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其中的蛋白質的平均含量可達到30.4%,火雞腿部肌肉的蛋白質含量甚至高達34.2%,高於我們常見的豬肉、牛肉以及羊肉。其中的脂肪含量約爲3%,低於公認的脂肪含量低的雞胸肉。除此以外,火雞肉中含有豐富的鐵、鋅、磷、鉀及維生素B族也是其一大特徵。

2爲什麼火雞在中國並不受歡迎?

自古以來,不論是以何種身份傳入中國的食物,都深受中國喫貨的喜愛,小龍蝦在中國變成依靠人工養殖才能存活的物種,牛油果被廣泛加入到奶茶之中成爲一種新風尚,目前白領們更是習慣人手一杯咖啡來提神醒腦。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在這一堆外來食物中,火雞肉變成了一個例外。除了近幾年在一些西餐廳會零零星星地看見幾道火雞製作的美食之外,日常生活中基本看不見火雞製品的任何蹤跡。這是由火雞的口感和養殖市場共同決定的。

火雞肉質比較硬,並不符合中國人對於禽肉“軟嫩多汁”的要求。而且火雞的體型不中國土生土長的雞要大上許多,傳統的中國烹飪技術並不能讓味道完美的滲透進入每一塊肉之中,因此並不是很符合中國胃的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市場供應的角度來說,目前禽類養殖戶也不是很喜歡飼養火雞。要知道一隻公火雞可以生長到20-22kg,就算是母火雞也有9-11kg,而一隻普通的白羽雞隻有5斤左右。火雞比白羽雞大上幾倍的體重就必然需要更長的生長週期以及更多的飼料來飼養,生產成本無形中明顯增加。對於養殖戶來說,這顯然就違背了用最少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利益的初衷。

3美國人和火雞的故事

不同於中國人,在美國人眼中,火雞除了是一種食物以外,也包含了更加深刻的寓意。據說在1620 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裏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佈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爲過節的主菜。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人在火雞的腹腔之中填滿各式各樣的材料,放在烤箱中烤熟。然後將整隻火雞端上餐桌,一家人圍在一起共同享用。這大概就和我們過年喫餃子,在中秋節喫月餅,到了端午節包糉子是一樣的道理。比起食物,喫火雞更像是一種傳統習俗。

4能被總統赦免的動物

按照美國的傳統,每年的感恩節都會有兩隻火雞被選爲幸運兒,得到時任總統的“赦免”。在儀式結束之後,就可以按照慣例被送往農莊頤養天年,免除了被端上餐桌的命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感恩節當天,現任美國總統就按照慣例,在白宮玫瑰園內赦免了一隻名爲“玉米”的火雞。雖然感恩節在接近12月的時候,但是全美火雞協會會在每年的7月或者8月着手挑選這隻幸運的火雞。候選者通常是雄性火雞,在挑選的過程中,其特色、性格包括與人互動的能力都是考慮因素。其實每年的感恩節,雖然最終只有一隻火雞可以獲得被赦免的機會,工作人員會準備兩隻,就是爲了防止現場出現意外。而今年,總統就在火雞“玉米”和“棒子”中選擇了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火雞肉雖然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

但是並未得到中國喫貨的歡心

就算生在美國,火雞也會有得到珍貴的頤養天年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