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继连续回调过后,又将面临新一轮调整态势。权重蓝筹走弱,多线题材并未能够崛起。似乎沪深两市格局面临切换,重新形成做多合力。延续高低板块切换,在涨跌两难的困境中,A股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面对近期市场反弹乏力,多头势必主张回撤应对。金融表现羸弱痛失时机,高位空头炮由此形成。短线多有回踩探底,延续结构性分化格局。没有绝对单边走势,主观尝试收窄振幅空间,亦或寻求多周期变动。

有意思的是,自创下年内3465点高位以来,场外资金表现却十分反常。并没有积极抢夺入场赛道,观望情绪越发浓厚。面对高位个股回调,尤以箱体中枢横盘为主。象征性决定风向,还是要重新拉长时间战线。

一方面,指数已失守5日均线,光脚阴线再挫市场情绪。向上看强压力位落在3456点,属于箱体上沿空间阻力。向下则是率先企稳10日均线,亦或寻求3350点附近支撑。MACD红柱缩短,KDJ指标死叉交合。分时图上60分钟修整,或将扩散到日线级别。

经过近4个交易日整理,指数在高位形成拉锯之势。若以3400点位为关键支撑,空多博弈还将延续于此。在技术性回踩结构中,还是预留两、三个交易日左右。没有十足的上行空间,反复拉锯于顶部,则又将面临抛压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这样的走势格局,近期股市还是不少见的。主基调印证箱体上沿强压力,稳占稳打方能务实支撑。题材之间来回相互切换,拿不准节奏就是频频“被打脸”动作。仅有少数板块的表演时机,加速技术性修整,想来还是有些疲软。

硬要找出A股回调原因,只能说成交量并不足以支撑上行。继多线题材分化,权重蓝筹护盘动能不足。无奈面对券商、保险板块走弱,尚不具备一气呵成的氛围。在整个高位震荡局面中,没有办法站稳脚跟,则越发突显转变节奏。

加之北向资金再度净流出,风向标反转已有加速。熟悉的短线博弈格局,倒也符合当下整个变动势头。没有办法撬动外部资金入场,存量博弈注定难以走远。隔夜美股继续回调,在第二波主升浪中,则还是由此起到了对应影响局面。

当然,笔者认为还有一个现象值得留意。明面上大金融已有回落,科技、消费主线却悄然接过了接力棒。倘若存量借机重新回归,亦或又是板块轮动时机。纵向收窄振幅空间,理应不会有太大波动空间才是。

总体而言,短线日线、周线仍维持多头排列,且看机构有无护盘动作。单一强拉指数毫无意义,属于年末冲关败笔之一。虽有权重蓝筹护盘,突破还是要看中小题材。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均处在短线变动中。

对应在指数陷入高位震荡后,好在险守住10日均线位置。整体攻势还是不宜激进,尤其是量能正处缩量水平。潜行于多均线之间,空间变动态势更具特点。对于A股后市来说,还是要多多以调整为主。

这里是财经小白说,专注财经热点,剖析社会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