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翼德张三爷刚刚被拜为新亭侯之际,于巴蜀意气风发。当时孙权并未图谋伐蜀,所以蜀汉偏居西南一隅,安宁无事。

张飞是个闲不住的家伙,百无聊赖的他觉得自己虽有丈八蛇矛傍身,但却缺一口趁手的短兵。值此之际,刚好军务不繁忙,所以张飞便寻来最珍贵的赤朱山精铁,找到巴蜀最有名望的铁匠,请他为自己铸造了一柄绝佳的兵刃。

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三爷还嘱咐工匠在刀身上刻下“新亭侯汉大将也”的字样。这几个大字刻得端的霸气,颇具张翼德当年据水断桥之雄风。从这以后,张三爷每天衣食住行都有宝刀傍身,逢人便向人炫耀自己的宝刀。

过了一段时间,荆襄战事不利,关羽关云长被两面夹击,于麦城饮恨。作为结义兄弟的张飞悲痛不已,立即要求兄长为二哥雪耻。随后,张飞来到营帐中,命令麾下士兵在三天内赶制若干白衣白甲,蜀军三日后出征,挂孝伐吴。

范疆、张达只是两个小小的传令兵,他们的能量着实有限。况且,此时国力不济,将士们很难在三天之内准备好衣甲。两个传令兵只能求张三爷宽限些时日,谁知喝多了酒的张飞怒不可遏,命人将范疆张达拉出去痛打五十鞭,并下令若二人无法赶制出足量的白衣白甲,就将二人斩首示众。

范疆、张达满面愁容,不知该如何是好。两人私下里一合计,反正在三天内赶制出白衣白甲实属痴人说梦,与其到时候被张飞这厮当众斩杀,不如先下手为强!当晚,范疆、张达恶向胆边生,趁着张三爷酩酊大醉溜进营帐,先是偷走了张飞爱不释手的新亭侯刀,随后,便以此刀斩下了张飞的人头。

杀掉了张飞,两人自然无法在蜀营中继续待下去。两人商量许久,决定投靠蜀汉的死对头孙吴,靠张飞的首级和这把新亭侯刀,没准能换取一番前程也未可知。于是,两人匆匆溜出营帐,一人背着新亭侯刀,一人用包裹装了张飞的首级,连夜赶往吴国。

孙权拿到张飞的首级和佩刀之后哭笑不得,与群臣制定了抗蜀之策。孙权心知这新亭侯刀并非吉物,干脆将其赠予妹妹孙姬。此时的孙姬正在娘家苦愁不已,见到三弟的佩刀后十分震惊,心知刘备即将发兵讨吴,连忙带着新亭侯刀逃出吴营,准备与丈夫相聚。

此时关羽的部将廖化身陷囹圄,借假死逃出生天。逃亡的廖化刚好遇到孙姬,孙姬见有追兵杀到,为了保护廖化便将新亭侯刀托付给他,随着追兵返回吴营。昭烈帝讨伐东吴,在秭归这个地方遭遇了廖化。收到三弟佩刀的刘备悲从中来,将此刀赠予张飞的儿子张苞。张苞见到父亲的佩刀后泪如雨下,主动请命带头冲锋陷阵。

在与吴军交锋之际,手持新亭侯刀的张苞就像是张飞再世一般,勇猛无匹。孙权听闻此事后,惊愕不已,怀疑是张飞的冤魂在作祟。为了安抚亡灵,孙权立即将范疆张达五花大绑,派人送往蜀营,交给张苞任其发落。张苞听说此二人便是杀父仇敌之后,双眼通红,用新亭侯刀亲手将范疆、张达凌迟处死,足足割了一万刀方休。

之后,遭逢陆逊火烧连营,张苞惨败而归。待到昭烈帝驾崩,诸葛亮上出师表并发动南征后,时间已过了九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张苞每天都会取出新亭侯刀,精心擦拭,不敢让此刀沾染纤毫尘土。张苞追随诸葛亮征伐之际,手持新亭侯刀,奋先父之余烈,纵横沙场。待到张苞随军师三出祁山死于意外,这把刀又流传到张苞之子张遵手中。

张遵官拜尚书,忙于理政,极少过问军事,所以祖父的这把刀便被他收藏在张氏家庙中,每年定期进行祭祀。诸葛亮病故后,蜀汉的政治逐渐走向下坡路。庸主奸臣当道,仅凭姜维一人之力无法扭转局势。又过了三十年,邓艾趁姜维守关之际偷袭成都,举国再无可用之将。

值此之际,张遵与赵云之子、武侯之子、黄权之子并肩上阵,张遵手持新亭侯刀与敌人死战到最后一刻……

张飞故里的乡亲们为了缅怀这位蜀汉勇将,将新亭侯刀供奉于张飞庙,四时享祭。可惜时过境迁,五胡乱华时期张飞庙在战火中损毁,这把新亭侯刀亦流失于乱世。

对此,异史氏云:“新亭侯刀一承桓侯猛烈刚正之气,二承桓侯威震天下之名,与关公万人双刀有别,然并存春秋凛然之气。桓侯一生快意恩仇,降曹则称逆,归汉则称兄,况刀本无情,何足罪哉!其名不灭矣。”

参考资料:

【《古今刀剑录》、《中国古代十大名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