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不懈的奮鬥和錘鍊中發展和堅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陷入困境

美國的越南戰爭所引發的震動並不在於美國和越南之間,這一場戰爭無時無刻不在牽動着美國、蘇聯與我國三個大國的心絃,美國選擇了出兵越南,狂轟濫炸,我國選擇了威嚇美國,讓美國不敢越雷池一步,絕不跨過北緯17度線。而蘇聯如同迷霧一般在一旁觀察着局勢的發展,蘇聯人清楚,只要他們不動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蘇聯的坦克部隊

我國雖然在物質實力上處於不利地位,可是我們在戰略戰術上卻是最強的,我們這一出“空城計”是最好的選擇,因爲複雜的美蘇中三國關係決定了一種可怕的推論,那就是一方如果與另一方開戰,那麼第三方必然會捲入戰鬥,來謀取利益,只是參與戰爭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天安門前的衛戍部隊

我國的戰略和蘇聯人的引而不發讓美國不得不改變了策略,雖然在表面上依舊是“南打北炸”的戰略戰術,可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美國慢慢地放棄了對摧毀北越的幻想,只想一心保住南越,可是問題就在這兒,美國的飛機飛得再頻繁,轟炸再密集,可是始終沒辦法在根本上摧毀北越,這種軍事和戰略上的停滯讓戰場上的情況陷入了焦灼,這也是每一個美國士兵的噩夢。

▲在越南戰場上的美國士兵

美國最不缺少的就是進攻的火力,可是最缺少的便是進攻的決心和戰略,這種內在的不對稱讓整場戰爭朝着最糟糕的方向上發展了,變成了一場考驗心理和身體承受極限的消耗戰,這也是美國士兵們所最不擅長的,無論是朝鮮半島上的天寒地凍,還是越南密林中的潮溼酷熱,都讓美國士兵們苦不堪言,就很自然地催生出了許多不滿的情緒,不管是美國的軍隊,還是美國國內的民衆,都無一例外地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去越南是幹嘛去了?

士氣低落

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問題,當時的美國處於一個極其尷尬的處境,尤其是在戰場上,美國的軍隊即使可以用海量的落葉劑讓越南的密林變成光禿禿的一片,可是他們卻永遠無法消滅北越的游擊隊戰士,他們也想從戰場上撤退,可是顧忌到南越和在一旁水一般沉靜的蘇聯,美國又不敢撤退,美國陷入到了一個戰又不能戰,退又不能退的處境,他們被生生卡在了越南,每天只能和神出鬼沒的北越游擊隊在叢林當中捉迷藏,今天放個冷槍,明天又挖一處陷阱,雖然美軍的直升機就像蝗蟲一樣密集,24小時盤旋在越南上空,可是他們照樣發現不了游擊隊的地道陷阱和隱蔽起來的北越戰士。

▲受傷的美國士兵

美國和越南之所以可以進行這樣一場鏖戰,最關鍵的點在於戰略的不同,美國不願意攻過去,而北越一心要攻佔南越,這就形成了拉鋸戰的格局,這種拉鋸戰對於美國來說非常打擊士氣。對於北越的軍隊來說,這場戰爭被賦予了許多意義,擊敗南越,實現越南的統一這就是一場偉大的解放戰爭,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就是一場意義重大的反帝反侵略的戰爭,美國軍隊無休無止的轟炸和屠殺讓北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付出的代價越大,所滋生的仇恨和反抗也就越多

▲越南農民

整個北越開始變得全民皆兵,每個人都更願意投身戰爭,和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者們抗爭到底,而美國就恰恰相反,在戰場上的停滯和迷茫讓不滿情緒蔓延,明明自己的武器和裝備差距這麼大,可還是起不到作用,天天只能在迷茫和驚恐當中度過,士氣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士氣一低落就開始了自我懷疑,不僅這種厭戰情緒在整個軍中蔓延開來,美軍開始傳出了各種各樣的醜聞,對於一支軍隊來說,任何有形的敵人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從心裏的崩潰和厭倦。

▲驚恐的美國士兵

在美軍的眼中,北越的軍隊就好像是無形的敵人,他們很少在戰場上正面出現,而是像鬼魅一樣無處不在,而且無數的陷阱和伏兵讓美國人徹底崩潰了,甚至許多士兵到了戰後都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當情緒極端化的時候,行爲也就開始極端,美國軍隊開始變成了無下限的暴徒,這樣反覆的破壞紀律的行爲,極大破壞了美國軍隊的軍紀和士氣。另外,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民衆們對於越南戰爭的看法,這項成果就是電視轉播技術。

尋求轉機

戰爭是痛苦的,戰爭是殘酷的,但是這種殘酷和痛苦很難用文字來形容出來,電視轉播技術的出現給了表現這種悲劇最好的媒介,那就是圖像,通過電視轉播,可以很直觀地把戰場上的慘狀表現出來,戰爭用直播的方式被送到了美國人民的電視機中,給予了當時的人很大的衝擊,本來就對這場戰爭感到疑惑與不滿的民衆看到了這麼多殘酷的正視鏡頭,反戰情緒開始了集中爆發,這也使美國的行動更加艱難,可是這種反戰活動帶來的影響也是有兩面性的。

▲受傷的美國士兵

美國民衆在看到了越南戰場上的慘狀之後,反戰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這種羣衆運動一方面給了美帝國主義者重創,可是在另一方面,也給了這些戰爭決策者們一個臺階下,對於這些發動戰爭卻難以收場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機會,因爲越南越來越成爲一塊雞肋,喫下去沒有滋味,現狀是不但沒有喫下去,反而還被卡住了喉嚨,如果不喫,已經付出了這麼多代價,一點兒成果都沒有,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說,這個時候就需要轉機,而想要取得轉機,就需要找到我國,故事的發展開始朝着微妙的方向轉變了。

參考資料:《冷戰史》《越南戰爭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