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觀察

今天,京東健康正式掛牌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大漲大漲55.85%,總市值超3400億港元,超過阿里健康。不僅如此,憑藉京東健康的優異表現,劉強的身家也是水漲船高,一天大賺上百億元。

作爲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和京東由於業務線比較相似,加上主營業務都是電商,因此一直被認爲是死對頭,兩者之間的競爭也都是很大的看點,尤其是是到了雙11,更是能夠體現出孰強孰弱。就當前來看,除了物流業務,京東其它的主要產品線都被阿里壓制。不過,今天京東憑藉大健康業務再一次實現了彎道超車。

“明州事件”後 劉強東化身“IPO收割機”

一年多以前,京東從上而下開啓全新的變革,創始人劉強東也逐步退居”幕後”,交給年輕一代管理層打理幾大業務線。而當初的那一決定,也讓劉強東在今年成爲“IPO收割機”。

今年以來,京東先是在港交所實現二次上市,之後京東持股的達達集團也是赴美上市,再到今天的京東健康的上市。並且,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上市也在準備中。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除了集團電商主營業務之外,京東內部還孵化了四隻“獨角獸”,分別爲物流、數科、健康以及工業。雖然成立時間較晚,但是憑藉着快速發展的勢頭以及市場環境的助推,京東健康早一步登陸資本市場。

而京東健康上市已經早有端倪。當初,京東在赴港上市的聆訊文件中表示,已向港交所申請豁免,可能在三年期間內考慮將一項或多項相關業務於香港聯交所分拆上市。

作爲“富二代”,京東健康去年5月份才獨立開始運營,並在同期宣佈獲得10億美元的A輪融資。根據京東在8月份發佈的半年報顯示,京東健康獲得了來自高瓴資本8.3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截至港股今日收盤,京東健康股價報收110港元,大漲55.85%,目前總市值約3439.79億港元。

劉強東一天大賺超200億元

雖然劉強東現在已經退居幕後,今天也沒有出現在京東健康上市敲鐘現場。但是和馬雲一樣,依舊掌控着京東這一帝國。並且,今天上市的京東健康的一舉一動也都是在劉強東的掌控之中。

根據京東健康這邊公開的信息顯示,劉強東、MaxSmart Limited及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將於上市後被視爲控股股東,連同JD.com及JD Jiankang構成本公司的一組控股股東。按最終實益權益情況圖表顯示,劉強東共控制京東健康52.8%股份。

今天京東健康大漲之後,將爲劉強東帶來超過330億港元,約合280億人民幣的收益。

此前,劉強東曾說過一句話,“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而他口中的這個領域指的就是健康。就現在來看,再造一個京東還有差距,股價起碼還要再漲3倍。但是,結合當下的大健康產業的空間來看,未來京東健康的體量也不會小。

彎道超車,劉強東贏了馬雲

作爲電商起家的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和京東一直是相愛相殺。阿里有螞蟻,京東有數科;京東有物流,阿里有菜鳥;阿里有健康,京東也獨立了健康業務。不過,不同於以往的被“壓制”,京東這次憑藉着健康業務扳回一局。

截至港股今日收盤,京東健康股價報收110港元,大漲55.85%,目前總市值約3439.79億港元。相比較下,阿里健康今天收盤後總市值約3215億港元。

其實,京東健康超越阿里健康也比較好理解,單從數據上來看就已經勝出。數據顯示,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19年的總收入分別爲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總收入達到88億元。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爲2.08億元、2.48億元、3.4億元和3.44億元。

對比阿里健康,可以看到,京東健康率先實現營收破百億。並且,相比較京東健康的持續盈利,阿里健康則還處於虧損之中。根據阿里健康此前公佈的年報顯示,阿里健康2020財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營收爲96億元,虧損1570萬元。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或許明天阿里又實現超越。

可以肯定的是,大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大,尤其是疫情的出現,導致很多用戶看病買藥的習慣發生了轉變,這點也是京東健康短時間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但是,對於京東健康來說,畢竟還是主要依附於電商,京東健康未來在收入結構上還需要繼續優化。另外,在疫情結束之後,如何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對於京東健康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文/智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