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說|泡泡瑪特上市首日收漲79%,爆款IP收入透出危險信號

記者|袁穎琪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開盤市值就直衝1100億港元,這令不少投資人直呼“瘋狂”。 

在募股期間,泡泡瑪特就引起資本市場的熱烈追逐,獲超額認購356.74倍。今日泡泡瑪特開盤一度上漲超100%,達到80.95港元,收盤報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

高估值的背後是投資者對其成長性的看好。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淨利潤更是從156萬元增加到4.51億元,三年增長289倍。

但盲盒這門生意依賴IP打造和人們的“驚喜消費”,使得泡泡瑪特成長能力充滿不確定性。剛一上市就給到超千億的市值真的合理嗎?上市之後的泡泡瑪特有哪些風險呢?

估值虛高?

“盲盒”作爲新生事物,在港股市場上並沒有合適的對標標的,這也是其估值飆漲的原因之一。

盲盒的玩法最早可追溯到日本萬代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扭蛋系列。因此,萬代公司可以算是“盲盒”經濟的鼻祖。該公司前身是NAMCO BANDAI Holdings Inc.,主要從事人物周邊IP運營,後又延伸至遊戲,傳媒領域。2019財年,萬代公司(7832.T)實現營業收入519億港元,同比下降1.14%;實現淨利潤41.37億港元,同比下降9.02%。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分別爲36%和8%左右。萬代公司的股價從三月份的低點至今一路上漲,漲幅達102%。其估值也來到歷史高位爲36倍市盈率。

另外,迪士尼的估值也可以作爲參考。由於泡泡瑪特的核心爲IP運營,這點和迪士尼的商業模式類似。2020財年,迪士尼實現營業收入5067億港元,同比減少6.06%;由於疫情影響,虧損221.94億港元。迪士尼近兩年業績出現下滑,其毛利率在2018財年以前約在45%左右,淨利率在17%左右。2019年之後,其毛利已經下滑至32%左右,並且出現虧損。估值方面,迪士尼按照明年估計的市盈率估值爲51倍,歷史上多數時期的估值在15倍至20倍之間。

可以看出,可比標的市盈率估值均不超過35倍,泡泡瑪特開盤已高達150倍的市盈率估值,顯然有不少水分。從自由現金流的角度估值也印證這一觀點。泡泡瑪特2019年的自由現金流爲2.21億港元,對應市值約1100億港元。而香港市場上,市值約1100港元的上市公司如李寧(2331.HK)的自由現金流爲33.4億港元;福耀玻璃(3606.HK)的自由現金流爲21.63億港元。

成也IP,敗也IP

泡泡瑪特的估值中還隱藏成長性的風險。如果泡泡瑪特的超高成長性可以繼續,迅速將其利潤規模或自由現金流提升數倍,或可消化現有估值。

但這一切都要仰賴兩個因素:首先,泡泡瑪特可以持續推出新的大IP;其次,泡泡瑪特現有的兩款主力IP的利潤貢獻不減弱。

泡泡瑪特能否持續推出爆款IP是未來的風險之一。IP的成功極具偶然因素,即使全力投入,也沒有十足把握,更何況泡泡瑪特在IP方面的投入並不足購。2019年,泡泡瑪特的設計及授權費爲4800萬元,僅佔營業收入的2.8%。其IP授權形成的無形資產只有1860萬元,比2018年增長5.7%。截至2020年4月,泡泡瑪特總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和51個非獨家IP。從數量角度,泡泡瑪特自有IP明顯不足。

此前,泡泡瑪特較多采用收購的方法獲得已經得到市場檢驗的IP。這樣雖然打造IP的成功率提高了,但卻削弱了自己在產品設計及研發方面能力。泡泡瑪特最成功的的IP Molly,就是通過收購得來。再加上過去設計研發投入不足的“欠賬”。對於像泡泡瑪特這樣將IP作爲核心資產的公司來說,自身設計能力投入不足已成爲短板。

泡泡瑪特的營收大半來自兩款主力IP,但是這兩款IP的高速成長還能持續多久也要打個問號。泡泡瑪特僅靠一款Molly的IP就在2019年實現4.56億元的營業收入,佔到總營收的27.1%。另一款名叫PUCKY的IP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佔總營收的18.7%。兩款IP貢獻了接近一半的營業收入。

今年上半年,爆款Molly的營業收入卻出現下降。Molly貢獻營業收入1.12億港元,同比下降36%。而盲盒的消費並沒有顯著的季節性。2019年上半年,Molly的營業收入爲1.76億元,下半年爲2.8億元,環比增長59%。兩項增速對比可以看出Molly下滑幅度之大。

更爲重要的是,Molly的下滑可能並不是因爲疫情的影響。泡泡瑪特其他系列的產品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如果Molly仍然維持高速增長,應該可以緩衝疫情的影響,而不至於大幅下滑。不排除Molly的收入下滑是盲盒玩家們興趣轉移了的可能。然而,Molly作爲泡泡瑪特最大的營業收入來源,其持續下滑對泡泡瑪特來說可是致命挑戰。

泡泡瑪特目前還沒有其他的大IP可以彌補Molly的下滑。泡泡瑪特通過僱傭全職設計師自主開發的9個自有IP,其中表現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上半年收入是329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4.8%,而剩下8個IP的收入佔比不到0.5%。

泡泡瑪特面臨的不僅是IP方面的挑戰,還有日趨激烈的競爭。

“盲盒”這樣被瘋炒的賽道不會缺少玩家,而泡泡瑪特的護城河並不夠寬。泡泡瑪特目前的市佔率爲8.5%,位列第一。但緊隨其後的第二名酷樂潮玩,市佔率也高達7.7%。而且,“盲盒”領域還處在風口期,市場充分競爭,集中度較低。CR5約22%左右。未來,湧入該賽道的企業會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從泡泡瑪特上市之前的募資情況來看,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是1億美金,再加上之前幾輪融資,總計獲得融資金額約8億元人民幣。這樣的融資規模,讓泡泡瑪特也不具有資金壁壘。事實上,緊隨其後的酷樂潮玩的門店數就超過泡泡瑪特,達到200多家。

IP的打造本身就具有高風險,這也是迪士尼和日本萬代估值並不高原因之一。而泡泡瑪特千億市值的背後是投資者對於其高成長的預期,但Molly的營收已經透出危險信號,泡泡瑪特的成長神話真能持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