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陸樂壇最爲火爆的男女演唱組合,你會想到誰?

也許你會想到二十多年前唱《縴夫的愛》的那對男女組合吧?

是的,他們就是尹相傑和於文華,在內地流行音樂剛剛起步的那個年代裏,他們倆的男女對唱,堪稱內地樂壇最具辨識度的一對男女組合,紅遍了大江南北,堪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今年51歲的尹相傑早在1990年就開始參與電視錄像活動,在衆多晚會和專題節目或欄目中擔任嘉賓及主持人。

前段時間,尹相傑在某音樂餐吧被網友偶遇,當天,他身穿一件簡單的墨綠色短袖,戴着黑框眼鏡,打扮樸素低調。

近幾年,尹相傑多次被曝光在簡陋環境下商演,之前他甚至在火鍋店裏當着許多人的面演唱《縴夫的愛》,毫不介意周圍的環境和場地如何,與往年上春晚的情形相差甚遠。

“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盪悠悠。”

當年尹相傑和於文華兩個人的這首《縴夫的愛》情歌對唱真的是紅遍大江南北。

《縴夫的愛》這一首歌不僅僅讓尹相傑爆紅的同時也讓於文華爆紅了。

一首歌能讓兩個明星同時爆紅,其實也是非常少有的一件事情。

當24歲的尹相傑在臺上唱出這首歌的時候,他沒有想到自己就因爲這首歌而爆紅了。

2013年,流行歌曲開始步入樂壇,尹相傑的演藝生涯也走向下坡路。

在說唱歌曲《這就是俗人》中,他寫道:“掌聲雖然多,沒人瞭解我,內心狂熱無法傾訴,無名的失落。”

當時,說唱音樂不是主流,大衆的目光開始逐漸忽略了這個年少有爲的人。也許是早年經歷太過順遂,尹相傑第一次經歷打擊。

事業的不得志,讓這個曾經站在娛樂圈的佼佼者開始頹廢。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

1991年央視春晚舞臺上,一首名爲《我想有個家》的歌曲,打動了現場及電視機前的無數位觀衆。

歌手潘美辰用她富有感染力的磁性歌聲,唱出了對愛的渴望,勾起了遠在他鄉打拼的遊子們,對家鄉的思念。

這首歌火了,並且一火就是近三十年,時至今日,觀衆仍然記得,仍然被傳唱着,成爲金曲。

潘美辰也成功走紅,成爲九十年代當紅女歌手,風光一時。

而說起潘美辰在華語樂壇的地位,是有一席之地的。

她紅的時候,大陸的流行音樂很少,可以說幾乎完全沒有。

那英、孫楠他們出道都比她晚好久。

所以,當年潘美辰也是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潘美辰還是把臺灣流行音樂帶到大陸的歌手之一。

潘美辰號稱中國“中性鼻祖”,冷峻的面容,不羈的裝扮,有時毛刺短髮。

而潘美辰也時常被女粉絲追求,甚至有女明星也曾表白過她。

但是到了1997年之後,潘美辰逐漸開始低調了起來。

其實以她那時候的人氣和實力繼續發展下去,可以說前途一片大好

但是她爲什麼選擇淡出視野呢?

在她大火的那個年代,幾乎沒人像她那樣,她長得確實很帥氣,但是身爲一個女人,又是名氣很高的明星。

她的私生活和感情生活就難免被人挖掘,所以她的“性取向”就成了八卦媒體談論的對象。

所以她在那時候選擇沉寂一段時間也是理所當然的。

再見了,心愛的夢中女孩,

我將要到遠方尋找未來。

假如有一天我榮歸故里,

再到你窗外訴說情懷。

告別心中女孩,保留摯愛情懷。這就是經典的流行歌曲——李琛的《窗外》。

發行於2000年的這首歌曲,當時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街頭巷尾,處處留聲。只不過當時手機彩鈴這一功能還沒有普及,不然的話這首歌是一定會被很多人作爲手機彩鈴的。

正是這麼一首歌唱遺憾的《窗外》,讓李琛紅遍了祖國大江南北,也讓他迎來了事業的高峯。

此後無論是《孤獨的小船》,還是《木偶》,都帶着直戳人心的憂傷。

成名後的李琛一直致力於各種公益事業,他應邀擔任了包括殘奧會在內的多個大型活動和慈善組織的形象大使,各種社會活動和演出也紛至沓來。

他以一種正面陽光的形象,在殘疾人領域默默耕耘,影響激勵了一代人。

在音樂路上一路前行的他,1999年創建了李琛音樂工作室,同年推出經典流行金曲《窗外》。這首歌,直接將李琛推上了事業巔峯。屆時,那個拄着雙柺唱歌的歌手成爲家喻戶曉的明星。

事業成功的李琛,陸續推出《大城市》、《把心交出來》、《回頭不是岸》、《我能爲你做些什麼》、《愛上了不該愛的女人》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其中,《我能爲你做些什麼》獲得"第十八屆金鷹電視節"最佳廣告片獎、《把心交出來》成了42集古裝青春傳奇劇《鳳在江湖》的片尾曲。

提起蔡國慶,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當年的《常回家看看》、《三百六十五個祝福》,傳唱大街小巷,紅遍大江南北。

作爲“歌壇常青樹”,蔡國慶22次登上春晚的舞臺。

他的歌聲含着笑意,在人們耳邊囈語,用他獨特的方式給大家送祝福,回想起來依舊吉祥連連。

而蔡國慶從少年成名的歌手,到近些年來爲綜藝界貢獻話題的喜劇擔當,他折騰至今。

用一句話來形容他這些年的折騰:

“我們這一代人,覺得自己功成名就了,就很容易端着。但我不斷地在突破自己,因爲在綜藝裏,你要是老端着,一點意思都沒有。”

蔡國慶前前後後參加過22次春晚,《三百六十五個祝福》和《常回家看看》是他的保留曲目,他的受衆遍佈各個年齡段,可謂歌壇常青樹。

只是,風光背後都是滄桑。

蔡國慶七歲登臺唱歌,十歲就出了唱片,耳熟能詳的那句“小朋友,小喇叭節目開始廣播啦!”就來自蔡國慶。

蔡父是歌劇演員,爲人嚴謹絲毫不苟,蔡國慶每天都要練歌,唱錯了就會挨一頓訓斥。

那個年代的父母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捱打是家常便飯,蔡國慶在採訪中坦言“父親嚴厲有餘,慈愛不夠”。

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截止至2016年,他已經21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的舞臺,出道34年,仍然活躍在熒屏上。

現在,蔡國慶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歌唱家,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同時,他還收穫了自己美滿幸福的家庭,2016年,他還帶着帥氣的兒子參加了《爸爸去哪兒》親子節目。

我不在乎我是不是最當紅,因爲曾經我紅過,當下紅不紅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並且做到不在乎,只是去享受當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無論是演小品、當評委還是挑戰自己去說脫口秀和玩嘻哈。

雖然年過50,但蔡國慶還是保持着年輕人的心態,學習新東西,涉及新領域,學說脫口秀,接觸嘻哈音樂,不斷與時俱進,在現在的節目中也很放得開。

如今的蔡國慶家庭美滿,對妻子和兒子都很寵愛,事業上也認爲自己是"人生贏家"目前的狀態很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