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揚眉傲首的姿態也是最近半個世紀才完全地舒展開來,洋洋灑灑數千年中國史,無數的筆墨揮灑在了忠臣良將,英明君主,義士豪傑的光輝事蹟上,多少曾在時光的長河裏熠熠生輝的女性,被男權主義的鈍刀消磨的就如同從未有過一般無聲無息。所以蔡文姬,李清照,若晨星般疏朗而耀眼,就連武則天看起來也是水做的骨頭,只是對慈禧這老太婆實在沒幾分好意。

管道昇書法作品

於書法而言,在當今雖然只是個小天地,但在古時候,卻是踏入文藝圈的必備技能,即使如此,能以書法留名的女性也是屈指可數。耳熟能詳的不外乎蔡文姬,衛夫人,薛濤,李清照,朱淑真,數人而已。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小編時常忍不住臆想,如果管道昇不是嫁給趙孟,她能在書法史上留名嗎?今天就來聊聊女書法家管道昇。

管道昇書法作品

從現存的資料來看,管道昇的書風頗似趙孟,而且管道昇26歲才嫁給趙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管道昇一定不是嫁給趙孟才學寫字的,結合元三家的書法,也從側面反映了元初期書法風格的復古之潮流,只是趙孟成就最高,屬集大成者。

管道昇和趙孟同屬湖州吳興人(今浙江吳興),生於詩禮之家,天資出衆,博學多才,用趙孟爲其所作的碑文中的話說“翰墨詞章,不學而能”,趙孟少有才名,而且出身高貴,當時蒙古人尚未入主中原,王室宗親自帶耀眼光芒,吳興人應是無人不識趙孟,而趙孟34歲才與管道昇結婚,其間有多少故事已無可考證,就留給小說家去暢想吧。

管道昇書法作品

從管道昇留下來的作品來看,無論是與同時代的名家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和歷代丹青妙手同臺,都無愧於才女之名,從趙家後世子孫來看,管道昇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趙家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徵無不名震一時,此外還有一個外孫元王蒙位列元代畫壇四家行,與外公同列吳興八俊。俞敏洪關於女性的言論被人口誅筆伐,但他說:“女性在教育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必須被承認而且被重視”,小編深以爲然。

延祐四年,元仁宗冊封趙孟爲魏國公,冊封管道昇爲魏國夫人,雖然後世有人把她與衛夫人並稱爲書壇兩夫人,且不論成就幾何,就聲名而言也有別,衛夫人因王羲之而成爲掃地僧一般的存才,而管道昇隱身於趙孟的身後,顯得寂寂無名。延祐六年,管道昇在歸家途中病逝于山東臨清的客舟之中,享年五十八歲,趙孟扶靈還吳興並親筆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誌》,其中充滿了對愛妻的深切懷念和沉痛悼挽:“夫人云亡,夫喪賢婦,子失慈恃,家無內助”,三年後趙孟病逝,與管道昇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管道昇書畫作品

於家庭,子女皆有成就,於愛情,與夫君生共白頭,死同墳塋,在諸多才女中也算是完滿了。雖然老趙中間動過納妾的念頭,讓管道昇四兩撥千斤把火苗撲滅了。那首著名的《我儂曲》小編就不再贅述了,就小編而言反倒是喜歡他的另一首漁父詞,複製粘貼與大家共賞:遙想山堂數樹梅。凌寒玉蕊發南枝。山月照,曉風吹。只爲清香苦欲歸。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回去?溪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膾新魚。除卻清閒總不如。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有才華,但心底清亮,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娶妻如此夫復何求,難怪趙孟在《醉夢帖》中泣血自陳:“孟自老妻之亡,傷悼痛切,如在醉夢。當是諸幻未離,理自應爾。雖疇昔蒙師教誨,到此亦打不過,蓋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喪之,豈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極,如何可言。”雖然在文辭上別無驚豔之處,但用情之深,不輸蘇東坡的《江城子》

管道昇書法作品

才女自當有才華來支撐,竊以爲,管道昇在藝術上的造詣,畫勝於書,書勝於詩。乾隆在《題管道昇修竹幽蘭圖》時寫道: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管道昇在《修竹圖自識》中記敘:“墨竹,君子之所愛也。餘雖在女流,竊甚好學。未有師承,難窮三昧。及侍吾松雪十餘秋,傍觀下筆,始得一二。” 原來管道昇墨竹技法源自夫君,傍觀下筆,得其一二,自然是自謙之句。但天賦之高可以想見。

管道昇書法作品

管道昇所書《金剛經》清雅遒麗,得到了諸家讚譽。康有爲題跋爲:“見管夫人書多矣。未有若寫此經之秀絕者。藐姑射之仙。肌膚若冰雪。天風吹下步虛聲。不食人間煙火。花雨繽紛。得未曾有。”汪珂玉題跋爲:“管夫人書畫雙絕。世所難得。餘購此經。良非易易。後之覽者甚勿視爲泛泛也。”

自古紅顏多薄命,才女苦楚更不同,看過蔡文姬,李清照的一生顛沛漂泊,遍品人間悲苦,管道昇的一生是安寧而恬靜的;相對於林徽因病故後,梁思成再娶林洙,一本《梁思成、林徽因和我》把林徽因詆譭得不堪入目,管道昇是幸福的,在愛人的懷裏安然離去,趙孟哀痛之極,死後合葬一處;較之於張愛玲半生孤苦,管道昇是祥和的,兒孫滿堂,都有出息。作爲女人的管道昇可謂完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