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友情、親情,各種情感圍繞着我們。

這些情感因素會關乎你的生活好壞,現代人是否感情逐漸淡化,自我發展空前之大。

感情這些事並不是一個人的事,它時時刻需要介質傳播。

你是否經常深夜思考:我爲何孤身一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現象,就是獨自一人時非常孤獨,他們此時胡思亂想。

不少人還會因爲獨自一人陷入心理絕境,最後得抑鬱症之類,特別是難以自控情緒之人。

身邊就有一個案例:一位大叔,從小性格倔強,同齡孩子都在認真做他們階段的事,他則喜歡突破現有的事情。

單從前面一句話看不出這是壞事。隨着年齡的增加,他感受到身邊的朋友都在快速變化,他們變得“不講情義”。小時候大叔特別講義氣,倔強性格使得他持續倔強下去。

身邊人發生變化之後,他來不及調整自己,而且任其發展。逐漸長大,發展自己沒有完成很多年輕時的夢想。他開始陷入心理絕境。

這種心理絕境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蔓延。

從玩伴的“不講情義”直接套用在親人上,覺得親人也不講情義。自己孤苦無依,大家都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即便理解了也幫不上忙。

隨着時間積累,他越來越絕望。採取的唯一措施就是逃避這一切情感。見到朋友就繞着走,見到親戚也遠遠躲開。他開始畫地爲牢。

起初親朋好友還覺得是正常鬧脾氣,但三年五載都這樣,十年八年無變化。原來是陷入了情感孤境。

這種情感孤獨罪魁禍首就是逃避。現代人特別崇尚個人發展,很多人做到了全世界圍着自己轉,看不起全世界的人,覺得自己可以做自己的王,無需別人的介入。

從個人發展角度,有自己個性和想法完全沒問題,有創新、標新立異都可以。但不能忽視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看似無聊,可能只是簡短的幾句聊天,見面點個頭打個招呼,但是這種因素可以影響你的狀態。

當你和戀人吵架,如果第一個想法就是逃避,你會發現自己享受這種逃避。漸漸把自己劃入一個黑匣子,跳不出自己的圈套。

這也很好的能解釋那些失戀後的人再也無法接納新人。孤身一人不僅僅指的是身體,也可能是心理層面無共鳴,悲鬱成常態。

然而,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

你甚至不用過多思考過往,只需要多和親朋好友線下見面,談天說地。你們甚至可以什麼大事都不聊,只是聊聊雞毛蒜皮,也能幫你解脫心理困境。

所以在個性發展高度化的今天,情感因素成了我們健康生活的必備潤滑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