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代有一位文人作了一首名叫《金縷衣》的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意思是說奉勸這些年輕人們不要這麼喜歡這些名貴的東西,應當更要珍惜自己的少年時光。

世間珍品人人都愛,但是不同的人愛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所謂的“愛”其實就是毀滅。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人會想到獵殺大熊貓嗎?在1989年的時候,在陝西還真有一夥窮兇極惡之徒獵殺過大熊貓,當時國家正在大力宣傳對於大熊貓的保護,這夥人這麼做相當於是頂風作案了。

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一、“國寶”大熊貓

在陝西的佛坪縣嶽壩鄉,這裏資源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因爲這個地方是秦嶺南麓之地,在這裏生長着密度最多的大熊貓。

有數據顯示上個世界八十年代的時候,佛坪區域大概有80只左右的大熊貓,這些大熊貓有半數是被國家保護起來的,包括自然保護區和林業局境內等,當時國家已經意識到大熊貓這個物種即將瀕臨種族滅亡,所以有意將它們都保護起來。

在當地熊貓因爲毛色黑白,有熊的特徵,所以稱它們爲“花熊”,之前國家還沒有真正把熊貓保護起來並且積極做宣傳的時候,獵人們特別喜歡去打獵,對象就是大熊貓,可以說大熊貓因爲金貴而且數量少,它們的毛皮可以賣到很大的價錢

後來大熊貓從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開始受到國家的重視,佛坪區域內從縣城到村屯都做了保護大熊貓的宣傳工作,並且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條文,發佈公告,寫標語,再加上廣播和圖片等等,做好一系列保護大熊貓的宣傳工作。

並且打擊捕殺大熊貓的違反犯罪行爲,同時對於其他野生動物也進行了保護。

山中珍寶甚多,國家爲了將秦嶺南麓之地給好好保護起來,發佈了一系列的禁令,包括不能夠在這一片區域亂砍亂伐等。熊貓主要以竹子爲食品,所以當地的竹林都在政府的保護範圍之內。

爲了保護野生動物,在這一片區域禁止修建公路,禁止開發大型建設項目,禁止炮竹聲響保護大熊貓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禁止狩獵大熊貓,大熊貓大量且急劇減少就是因爲獵人非法狩獵的緣故。

因爲山中野味甚多,如果說完全禁止村民們狩獵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當地規定不可以在陰雨天氣、傍晚、凌晨和霧霾天氣進入山林狩獵,防止大熊貓被獵人“誤傷”致死。

爲了打擊違法狩獵行爲,在1984年時期,佛坪林業局拆除鋼索套上千副,並且動用公安局的資源,從農民手中買回鋼絲索套和大鐵夾等狩獵所用之物,不僅如此,還積極的搶救大熊貓,從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共搶救了24只大熊貓,後恢復健康將14只放回山林中。

但是在國家和政府深入當地大量的宣傳之下,仍然有一些村民鋌而走險,在宣傳和打擊過程中,因爲“誤殺”和狩獵大熊貓致死就有8只,這些村民的違法犯罪行爲受到了嚴懲。

二、李傳才頂風作案

1989年初,陝西有一夥人爲了錢想要做一些不法之事,在那個年代經濟不怎麼好,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田地裏耕種,靠天喫飯,要麼就是學一門手藝,讓自己得以溫飽,發大財這種事,想都不敢想,畢竟在當時,“萬元戶”已經是很大的富豪了。

不法之事基本都是喪盡天良的,拐賣、殺人越貨等等,但是這一夥人把目標盯在了大熊貓身上,這夥人以李傳才爲主,開始遊說本村的村民周明貴和馬國宏兩人共同執行,面對利益,三人就願意和他一起鋌而走險。

於是三人就開始了尋找大熊貓之路,大熊貓在佛坪還是有很多的,所以在周邊區域經過十幾天的尋找,發現了大熊貓的蹤跡,本來想要用他們自制的槍射殺,但是野生大熊貓的警覺性非常強,沒能夠讓他們射中。

1989年2月10號的時候,周明貴自己一個人上山,居然找到了一隻大熊貓,因爲距離比較近,所以他直接掏出手上自制的槍,裝上子彈將大熊貓給獵殺了。

大熊貓體格龐大,不可能一個人揹着下山,而且當時國家和政府都在打擊獵殺大熊貓的行爲,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所以周明貴就把大熊貓給藏了起來,回去找了李傳才,兩人上山,將大熊貓做了一系列處理之後才揹着下山,他們將大熊貓的皮、肉、骨頭全部分開,所以帶回家的路上逃過了村民的眼睛。

最後,他們將大熊貓的肉和骨頭分別喫了以後,留下了一張珍貴的毛皮。爲了儲存他們對毛皮進行一系列的烘乾處理,並且害怕被人發現,於是將毛皮多次轉移,經手的人中還有伍正剛、程仁義等七人。

幾個月之後他們將毛皮出手,獲得了一萬元,當時的一萬元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當時的經濟社會,一個家庭一年的生活支出也就幾百塊錢左右,一萬塊錢可以說是鉅款了,他們將這些錢都均分。

後來七人全部被抓,賬款被追回7229元,可知當時這一筆數字的龐大。

1990年12月20日,佛坪縣法院對於他們七人合夥獵殺和倒賣大熊貓進行審判。

李傳才作爲主謀,首先提出獵殺大熊貓這一主意,被判處死刑且緩兩年執行;周明貴獵殺大熊貓,知法犯法情節惡劣被判處無期徒刑,其他的合謀者都被判了嚴重的刑罰。

三、狩獵大熊貓相關法律標準

獵殺大熊貓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沒有辦法接受的,畢竟這是我們的國寶動物,是中國的動物代表,一些人認爲獵殺大熊貓應該要判處死刑纔可以,因爲大熊貓因數量太稀少而瀕臨滅絕,並且野外大熊貓繁殖後代非常艱難,熊貓寶寶的死亡率太高,所以如今只能靠人工繁育。

李傳才案件是獵殺大熊貓有史以來判決最爲嚴重的

而到了21世紀,宣傳保護大熊貓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時間,還是有人鋌而走險做出傷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事,在2014年的時候雲南邵通的王氏兄弟同樣獵殺大熊貓,而且因爲所獵殺的動物中有很多的珍貴物種,這兩兄弟一人被判了13年,一人被判了11年

如今我國對於非法獵捕國家珍貴、瀕危的野生保護動物的,情節特別嚴重的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所以王氏這起案件相對於李傳才的案子判處輕了很多。

結語

天下珍寶人人都想擁有,但是擁有得方式可以不一樣,如果以殺害的方式得到那麼對動物、對自己本身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珍貴的財物雖然重要,但是青春年少的自由時光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像李傳纔等人和王氏兩兄弟,他們獵殺大熊貓得了千金萬銀但是卻被法律制裁失去大半輩子甚至是一輩子的自由是非常不值得的,人生還有很多需要去經歷的路程,還有很多願望要達成,放過這些瀕臨滅絕的物種,也是讓自己活得更加的自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