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明朝未年的王鐸,可謂是投錯了胎,家裏窮得快掉底,一天連喝兩頓粥都成問題。但是王鐸的生命力極強,不僅活下來,還活得特別勵志。勵志的地方是,人家不僅健康成長,還腹有詩書才氣逼人。

一天喝兩頓粥都成問題的家庭,進學堂不可能,請家教更是不能想,只能腦補一下,可能王鐸父母有點墨水,來個啓蒙式教育,然後他再溜溜學堂的牆根,偷聽偷學。

天資聰慧再加上勤奮努力,王鐸18歲時中舉,20歲中進士,21歲入翰林,22歲就任主考官,人生一路開掛。當然,這一切僅僅是傳說。

開啓二年,也就是公元1622年,王鐸才中進士。只所以有那樣的傳說,也是出於對他的喜愛,因爲寒門難出貴子,好不容易出來一個,百姓們自然要猛誇。別人家中舉門楣上寫的是“江南才子,”而王家的門楣上寫的是“才壓江南。”

傳說也不是空穴來風,還是有根據的。王鐸曾經擔任過主考官,也是當時最年輕的主考官,前來應試的學子們有點瞧不起他,認爲他這麼年輕就任主考官,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絕不會是靠才華。而王鐸也恰恰不按常理出牌,出了一道最簡單的試題。考生們更加不屌他了,於是紛紛提筆作文。

結果連着三天都是同樣題目,考生們都快寫吐了,有人甚至交了白卷,他們終於意識到,試題看似簡單實則深奧,也明白王鐸的才華不是吹出來的。

也許有人會說,八股文學得好不算牛,那是每個學子的必修課,但王鐸的書法及繪畫也讓人歎爲觀止,這個真的沒拜師,全靠自學成才。

王鐸主攻的是山水畫,人家抽時間就去山裏寫生,天天對着山水塗塗抹抹,完全不顧蚊蟲叮咬,即使是冬季,也要頂風冒雪去取景。

練書法,別人是照着字帖練,王鐸的則是原創,與任何大師都不沾邊,別人評價他的書法,從來不說有某人的風格,只說王鐸的書法與當時著名書法家董其昌不相上下,時人稱他們爲“南董北王。”

而王鐸只所以擁有如此高的評價,與他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坊間傳聞,爲了提高書法水平,王鐸也是拼了,“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臨應期間,從不間斷。”

這麼有才華的人,自然也引起朝廷的關注,沒有後臺的王鐸,被調到翰林院工作,這是最有機會接近皇帝的好地方,多少人挖空心思想進卻進不來呀,窮屌絲王鐸卻進來了。

王鐸才高氣盛,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職場規矩,剛進來工作不久,他就攤上大事了。

有一天,崇禎皇帝讓他講《中庸》,雖然是皇帝,偶爾也要學習的。《中庸》的內容其實就是如何修身養性、至仁、至誠等等,與政治不搭邊兒,但崇禎皇帝臨時提了一個問題,可能與政治有關,王鐸一時蒙圈了,只好含糊作答。

皇帝不高興了,你這是治學不嚴謹,徒有虛名。王鐸嚇壞了,跪地求饒。所幸只是降職並沒有降罪,但此次事件,卻給王鐸留下大片心理陰影。

王鐸再也不敢恃才傲物,從此變得謙遜有禮。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寫寫畫畫,仕途上也不敢再奢求發展,平安平穩度日,則成了他的終極目標。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你想安穩度日,時局卻不安穩了。

公元1643年,起義軍李自成的部隊已漸漸逼近京城,許多官員紛紛避難,手無縛雞之力的王鐸,也跑到蘇州一個朋友家裏居住。雖然避亂,但日子相對平靜,甚至充滿了詩情畫意。

王鐸的朋友也是才華橫溢之人,兩人揮毫潑墨詩詞唱和,對於明朝江山及戰爭進展如何並不關心。不殃禍亂,但求自保,王鐸的心態折射出一介文人的自私和懦弱,這也爲他的悲劇人生埋下伏筆。

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而起義軍入京,明朝崇禎皇帝自殺,明朝舊臣及親王跑到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因爲大臣們有的走死逃亡,有的降了清朝,所剩無己。當官的門檻已經降到地下三尺,也沒有人肯當了。結果,本來無所求的王鐸被召回,不僅當官,還一路做到次輔,也就是相當於副宰相。

身在官海之中,王鐸一點也不爽,每天如履薄冰,不知道哪天就會禍亂自身。但是皇帝不這麼想,小明朝皇帝還在幻想天下太平呢,於是召見王鐸,讓他給大殿寫一副匾額。

王鐸哪裏還有詩情畫意之心,但皇帝讓寫也不敢不寫,於是心不在焉地寫下“天下太平”四字,結果又攤大事了。王鐸沒有專注於寫字,太字忘記一點成了大字。皇帝及大臣們紛紛點贊,結果有個太監眼尖,當場指出來。

所有人都嚇呆了,皇帝的臉色也秒變豬肝色,短暫的驚恐之後,王鐸反而冷靜下來,只見他不慌不忙提筆蘸墨,然後猛然揮手,筆飛出去了,筆尖正好點在大字下面,大字秒變太字。皇帝很高興,誇獎王鐸真是神筆呀。於是,神筆王鐸成爲小明朝的招牌,爲苟延殘喘的朝廷增添了一絲生氣。

然而,縱是神筆也無法挽回沒落的明朝。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朝徹底滅亡了。明朝舊臣又一次作鳥獸散,有人逃了,有人殉國了,有人投降了。很不幸,曾經才華譽滿大明朝的王鐸也降清了。

多麼光輝燦爛的人生,一旦與變節扯上關係,那就是一輩子的污點,永遠也洗刷不掉。在清朝政府裏做了幾年官,王鐸也覺得索然無味,便請假回家鄉了,從此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人生沒有回頭路,無論王鐸的才華如何讓人驚歎,變節便將一切都塗抹了,雖然他的書畫造詣極高,但卻遭到當時舊王朝文化圈的抵制,他的書畫無人問津,更別提出版發行了。

“百感中原事,魂魅向夜生,”回顧自己的一生,王鐸感慨地寫下詩句,但也只是發發牢騷而已,所有的書畫作品只能屯在家裏自娛自樂。

人品有污點,才華卻是耀眼的,王鐸也意識到,此生再無出頭之日,於是每天更加用心研習書法,並寫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他把兒孫們叫到堂前,當衆宣佈:我這一生沒什麼成就,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書法,等我死後,找能工巧匠把我的書法作品刻在大廳四壁上,如果再逢亂世衣食不足時,就可以拓字賣錢,安穩度日。”兒孫們喏喏點頭。

王鐸雖然表面上,是囑咐兒孫如何解決溫飽,但潛臺詞卻是,流浪街頭也無妨,做人要有骨氣。

始於才華,陷於人品,人生沒有回頭路。對於王鐸來說,再高的才華,終究掩蓋不了人品上的污點,倘若人生能夠重來,他一定會守住自己的節操,讓人品如同他的才華,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