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這麼個故事,56歲,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蘇阿姨卻收拾了行囊,開着自己的小車,果斷逃離自己生活了30多年的“舒適圈”。

自駕一路南下,看到了這輩子都沒見過的風景,交到了這輩子都沒交過的朋友,過上了這輩子都沒想過的生活。

用她的話說“沒想到,人還可以這樣生活。”

對於蘇阿姨來說,這輩子太快了,從結婚生子到含飴弄孫,忙忙活活30多年像白駒過隙,一下就晃到了56歲。

這輩子又太慢了,慢到她記得住丈夫的每次傷害,一灘死水一樣的婚姻生活就這樣忍了30多年。

蘇阿姨的一輩子,也許是大多數普通中年婦女一輩子的縮影。

年輕時的蘇阿姨跟相親認識了丈夫,媽媽那一代的女人,多數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只要條件合適,愛情不在考慮範圍內。

沒有太多瞭解,兩個人很快結了婚,本以爲是好日子,可誰想到這“圍城”一進就出不去了。

婚後蘇阿姨逐漸發現,丈夫不是個知冷知熱的人,也不會說好話,無論她做什麼都會冷嘲熱諷。

更過分的是,因爲自己下崗丈夫賺的比較多,丈夫要求她花的錢都要自己出,在跟錢有關的地方,都是斤斤計較。

睡覺上下鋪,花錢AA制。

爲了不看丈夫的臉色,她四處奔波找活,看過攤兒、搬過磚、做過泥瓦匠、學過裁縫、賣過水果...

但凡她能幹的,她都會去學去嘗試。

一手照顧孩子,一手賺錢養家,可就是這樣,丈夫仍嫌她脾氣不好,甚至言語不和還會拳腳相向。

她承認自己脾氣不好,可“一個成天奔波掙錢養活自己的女人,能有多少好脾氣面對他?”

對她來說,婚姻本該是美好的煙火氣,可沒想到這煙火嗆了自己一身。

火了之後網友問她爲什麼不離婚呢?

這是困住中年女人的一個難題。

年輕時爲了孩子,一個人拉扯孩子太難了,她必須得忍。

老了以後也爲了孩子,孩子都長大了,孩子都有孩子了,歲數這麼大折騰個啥?

不給孩子丟臉麼?

蘇阿姨也說“年輕的時候都忍了,老了有啥不能忍的?”

聽來也是心酸。

女人這輩子被太多身份困住了。

爲人女要孝順,

爲人妻要賢惠,

爲人長要少給兒女找事。

蘇阿姨被困在這些枷鎖下一忍再忍,最後患上抑鬱症,大把大把喫藥。

終於在去年,她刷到一個自駕遊的視頻,突然感慨人生居然還可以這樣活。

那時候外孫還沒上學,她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出逃計劃”,學習自駕攻略,做筆記買裝備,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出逃”。

今年把外孫送上幼兒園之後,她最後的一個使命“外婆”也完成了。

“我不想再爲大家幹活了,我想爲我自己活一次。”

向丈夫和女兒表明心意後,不顧任何人的反對,她開上小車踏上了心心念唸的旅程。

56歲,她終於掙脫所有枷鎖,看到了更多風景,認識了更多人,過上了爲自己而活的日子。

祖國的大好河山治癒了她的治癒,也給她開了新一扇窗戶。

蘇阿姨火了,她這狼藉的一輩子有太多人感同身受,她這段自我救贖又觸動了太多人的內心。

這樣的勇敢,讓人羨慕又卻步。

前段時間,“婚姻冷靜期”吵的沸沸揚揚。

離婚需要經過30天的冷靜期,在雙方都同意都到場的前提下才能實行,在這期間只要一方不同意,就可以撤回離婚申請。

很多網友爲女性“離婚不自由”鳴冤,但其實對離婚這件事,女性一直都是冷靜的,甚至是隱忍的。

尤其是在中年以後。

我身邊有個朋友父母就是這樣的狀態:分居不分家,同住不同喫。

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從來無話可說。

爸爸每天喝茶下棋呼朋喚友,媽媽做飯洗衣收拾殘局,媽媽喜歡的花盆總有彈過的菸灰,媽媽愛惜的地毯總被會沾上煙茶酒...

有次打電話,55歲的媽媽小心翼翼的問她“我可以和你爸爸離婚麼?”

朋友當然不同意。

“都那麼大歲數了,有個伴總比沒有伴好啊。”

媽媽沒說話,再也沒有提過這茬,但電話卻越來越少了。

朋友意識到後,又跟爸爸去溝通,爸爸卻說“你媽沒什麼事啊,她不就那樣麼,臭毛病多,窮講究,沒事沒事。”

那一刻她突然理解媽媽了。

原來媽媽的所有喜歡,在爸爸眼裏都是“臭毛病”和“窮講究”。

媽媽該有多委屈?

看到蘇阿姨的視頻後,她對媽媽說“媽,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開心點兒。”

媽媽笑笑,說了句“謝謝女兒。”

她知道媽媽還是不會離婚,就算是爲了她也不會,但能做一些能讓自己開的事也是好的。

就像蘇阿姨說的:生活沒有解藥,但止痛片很多。

人生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向前看。看清現實、找到你人生的方向和夢想,如果你走不出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改變自己。

想跟那些被困在圍城裏的人說一句:人生也許無法肆意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至少去嘗試一下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如果每個女人都能有幸擁有被愛的幸福,那最好,但如果不幸,那就更愛自己一點,就像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裏曾寫到的:“凡是過往,皆爲序章”。

放開枷鎖,凡事未來,纔有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