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24歲的李鴻章入京應試,作《入都》十首,其中“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之句顯出李鴻章的豪邁激情和遠大志向。這一萬年來都是誰書寫了歷史,好男兒就應志在千里之外,浴血殺敵,立功封侯。李鴻章在這次京試中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後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時,受業於曾國藩門下。

太平軍起義後,李鴻章後入曾國藩幕府,負責起草文書,後組建淮軍鎮壓太平軍。太平天國失敗後,曾國藩擔心功高震主自裁湘軍,而李鴻章則認爲不但要“靖內寇”,更要“御外侮”而反對遣散。曾國藩在將12萬人的湘軍逐步裁減至一支“老營”的同時,卻竭力保留和發展源自湘軍的李鴻章淮軍。當時,北方的捻軍起義如火如荼,李鴻章接替曾國藩平定捻軍,被賞加太子太保銜,授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

李鴻章在與洋人接觸中,產生“師夷長技”“練兵以制器爲先”想法,在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中,李一人就創辦了三個,成爲洋務運動領袖。南京的金陵製造局就是李鴻章1865年任兩江總督時所創建,製造了一批槍炮,培養了一批人才。至今仍有9幢清代建築保存完好。

1870年,李鴻章接替因“天津教案”而名聲一落千丈的曾國藩,任直隸總督,成爲漢人中的第一重臣,成爲晚清的“裱糊匠”。面對列強環伺、外侮日甚的危難時局和頑固派的重重阻撓,李鴻章提出盡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艱難地“外御列強”,爲中國的洋務自強建設贏得儘可能多的和平時間。

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成爲“替罪羊”遭到彈劾。李鴻章出任粵督期間,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英、法等國組成八國聯軍進行干涉,慈禧攜光緒逃至西安,北方局勢一片混亂。慈禧只好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爲全權大臣”收拾狼藉。

1901年,李鴻章簽署完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個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後,心力交瘁,抑鬱成疾之中寫下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其中“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對應年少時的“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是何的無奈與悲嘆!11月7日,李鴻章彌留之際,家人將壽衣給他穿上,等待着他嚥下最後一口氣。可偏偏在這時,俄國公使還心急火燎地來到李府,想逼李鴻章在條約上簽字。李鴻章如釋重負地閉上了雙眼,永遠不用再爲任人宰割的大清帝國擔驚受怕了。

李鴻章死時,慈禧正在西逃返京的路上。聽此噩耗後異常震驚,良久不語,連下三道諭旨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號文忠。《紐約時報》更是在頭版頭條刊發了李鴻章病逝的消息。足見這位清朝重臣在當時的影響力。

李鴻章一生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馬關”“辛丑”等30多個不平等條約。其中《中法越南條約》的簽訂,“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左宗棠認爲李鴻章“比十個法國將軍更壞事”。李鴻章的苦衷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外御強敵”的同時,還要“內悅昏君”。

後世對李鴻章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有人認爲李鴻章是爲大清的無能背鍋,有人覺得李鴻章自己便是個大反派。不過客觀評價起來,李鴻章倒是也採取了一些正面的挽救措施,比如興辦洋務、加緊海防等等。史學界現在多認爲:李鴻章是站在時代浪尖上的改革者,是19世紀中國對外認識最爲清醒的人物,以他爲領袖的洋務派是中國工業革命的先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