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從東漢年間傳入我國,遍地開花,名山大川常聞經聲佛號,不絕於耳。四大佛教名山,個個出名。古代的石刻藝術,登峯造極,與佛教相融合,於是就有了刻鑿在崖壁之上的大佛,樂山大佛,蒙山大佛,雲岡,敦煌,須彌山,等等,到處都是。今天要說的,是一座大佛寺。

大佛寺很多,河北石家莊正定有個大佛寺,承德普寧寺裏也有大佛,廣州也有大佛寺,我說的大佛寺,在陝西省咸陽彬縣,現在的彬州市。它在彬州市城西10公里西蘭公路312國道旁。我專門從乾縣坐車,去了一趟大佛寺。這個大佛,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位非同尋常。雖然旅遊等級不算很高,但是大佛保護的很好,很有歷史文化價值。

我去的時候,大佛寺裏遊客僅我一人,寺裏面並不大,從門口一眼能看到明鏡臺,也就是保護大佛的閣樓,就像敦煌的九層樓一樣,崖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窟。大佛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來叫做慶壽寺,明鏡臺最上面的亭子,就有金漆慶壽寺三個字。

大佛寺在咸陽一帶,非常有名。連我爸都知道這個大佛,整個一尊刻鑿在崖壁上,以前大佛腳下就是公路,爲了保護文物,公路向南移動了200米,現在有了這個青磚砌築的明鏡臺,無論風吹雨打,大佛都像在溫室裏一樣。這座大佛寺,建於唐代貞觀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算起來,距今將近1400年曆史了。1400年還能保護的這麼好,實在是一個奇蹟。

大佛寺門票旺季一張30塊錢,淡季是20塊錢。我是旺季去的,上了明鏡臺,就一個工作人員,可能是午飯時間,遊客都沒來吧。這可能是我逛過的最冷清的石窟佛寺了,裏面有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洞,還有僧房窟,碑廊,韋陀菩薩,感應仙姑,西閣造像窟,以及鐘鼓亭。作爲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遺產點,大佛寺當之無愧。

大佛寺石窟還不少,有大小石窟107個,有257個佛龕,還有1498尊造像,可能外省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在唐代,它是長安附近,非常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廟。走進千佛洞,許多的佛像,已經風化的面目全非了,殘缺不全,可以看出自然的力量,真的是摧枯拉朽。一個人置身千佛洞裏面,還有點瘮得慌,所以拍了幾張照片就出來了。

掏了30塊錢門票,就爲了看一眼唐代的大佛,從明鏡臺上的觀景臺看,只能看到大佛的臉,看起來很富態,目光如炬,很深邃,表情和善,平易近人。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紀念抗擊薛舉薛仁杲大戰中陣亡的將士,應福建造。唐代好像有這個講究,大名鼎鼎的北京法源寺,原來叫做憫忠閣,就是爲了紀念陣亡將士的。

掏30元門票,坐車往返百里路,就爲了看一眼唐代大佛,據說這個佛像的面龐,是李世民讓工匠根據自己的模樣,刻鑿出來的。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女皇武則天的面龐。而彬縣大佛寺裏的這尊唐代大佛,是李世民的臉龐。妙哉妙哉,跨越千年,能與唐太宗李世民面對面,很不容易。畢沅說大佛寺,是關中第一奇觀,誠不虛也。

彬縣大佛,高20米,站在明鏡臺上,只能看到一張臉,它就是阿彌陀佛,兩邊還有石胎彩塑的菩薩。大佛很高,指頭就有2米長。兩個菩薩,頭戴寶冠,神態很恬靜。大佛和菩薩周圍,還有19個飛天。這尊彬縣大佛,許多大人物都來看過,並且評價很高。德國人讚美彬縣大佛寺石窟造像,堪與巴黎聖母院媲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