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精進》作者稻盛和夫,日本著名實業家。也許很多人聽說過這本書。簡單地說,六項精進是指: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2.要謙虛,不要驕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謝;5.積善行、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六項精進”是搞好企業經營,所必須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我們度過美好人生,應該必須遵守的基本條件。

如果我們都能持續實踐這“六項精進”,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必將更加美好,甚至超乎我們自己的想象。

下面簡單說下:

第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意思是每天都拼命工作,竭盡全力來做事情,這是企業經營成功的最重要的事情。同理,想要擁有美好人生,一樣要付出很大努力纔行。

第二:要謙虛,不要驕傲

低調謙虛是人的美好性格。要謙虛不要驕傲,說的不僅僅是有點成功就驕傲自大的人。是要求企業裏的經營者在治理企業的過程中,一直要保持謙遜低調的態度。

那些真正的成功者,在內心擁有火一般的鬥志和熱情的同時,也是低調、謙虛、認真仔細的人。

第三:要每天堅持反省。

每天結束之前,要對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進行反思和反省。對照自己的準則,確認自己的言行是否是對的。這樣的反省很有必要。

第四:活着就要感謝。

人人都說要要做一個感恩的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但就算是違心地說謊,也要對幫助過你的人,說一聲謝謝。

第五:積善行、思利他。

積善之家有餘慶,這不僅是句古話,在現在的企業經營和爲人處世上面,多做一些好事,讓自己的命運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也許會有人說,我是真心幫助別人了,可最後倒黴的是自己。比如說替別人擔保,最後人家跑路,坑了自己。這其實是指看感情,做事情的方式確實不對的。

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遷就你不熟悉的人,本來就是個陷阱。不能只憑感性做事情。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對過去的事情要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但是不要在感性和感情上自己傷害自己。這除了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也沒有任何其他的益處。

真正要做的事情的,肯定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下一步的思考和行動上去,這樣的人一般是能成功的。

這是教我們越是面對困難、挫折、甚至是絕望的時候,越是要堅強地活下去。不讓感性的煩惱來自我囚禁。這對自己的人生也是很有幫助的。

雖然這本書的中文版是很多年前出的,但裏面的內容,到現在還對我們有一定啓發。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讀一讀。

感謝關注,希望對你有所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