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包含的內容很多,狹義上的國學,是指中國古代學說。用現代人的理解,有人總結爲國學十二道。沒有大段引用原文和典籍,僅僅用通俗易懂的話來簡單說下。

當然,這也是一部分人的理解,僅供大家參考所用。

1、孔子:爲人之道。

孔子主張做人要成爲君子。有幾個方面的修養,分別是:自省、克己、慎獨、寬人。其中一些應當是後人總結創新的。

2、老子:處事之道。

老子的主張是“不爭”,即爲“上善若水”。放低自己,才能厚積薄發。在言語上,管好自己的嘴。

3、莊子:養性之道。

養成平易恬淡的心態,減少私慾,心地坦蕩,氣定神閒。

即以平常心對待人生。做到知足常樂,才能修身養性,益壽延年。這也是後人的解讀之一。

4、孟子:君臣之道。

現在可以理解爲,好的上下級關係,應當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5、荀子:學習之道。

學習要端正態度,貴在堅持,百折不撓。做到長期堅持、積少成多!用現在的話說,終身讀書學習。總結經驗,學以致用。

6、孫子:韜略之道。

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做自己能幹好的事情。慢慢等自己實力強大了,再提高難度。做事之前,也要算好代價。

另外,勝敗乃兵家常事,百折不撓,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7、管子:管理之道。

管理要以人爲本,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要知人善任,在人才的管理中,要用人的長處,容忍小的錯誤。

8、韓非子:統馭之道。

據說是“觀、罰、賞、聽”:聽其言而觀其行、犯了錯誤一定要嚴罰、能力強的屬下要重賞、且全面聽取意見。

9、鬼谷子:權謀之道。

一個人必須要有自知之明,不低估自己,更不能高估自己。要懂得揣測衡量雙方的真實情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10、大學:修身之道。

簡單來說,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11、易經:天地之道。

人可以向天、地學習,人道可以與天道、地道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知常明變,以開物成務,建功立業,改變命運。

“仁義”:依仁做人,憑義行事,才能以德改命。

12、禪宗:死生之道。

簡單地說就是: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死得灑脫。

人的出生不可抗拒,同樣,人的死亡也不可追回。追逐慾望的人,不能平心處世,往往生時造業,死時惶恐。

大家也看到了,很多地方都是一點帶過。供大家瞭解下就行!其中的疏漏錯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感謝關注,希望對你有所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