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在中州路和定鼎路交叉口,记者与3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洛报融媒读者粉丝齐聚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应天门站入口,开启首次洛阳地铁体验之旅,揭开洛阳地铁的神秘面纱。

随处可见牡丹元素,洛阳地铁很接地气儿

10时许,我们每人都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顶安全帽。因为目前洛阳轨道交通处于试运行阶段,站台建设还没有完工,所以本次体验活动仅限于车厢内,试乘区间是从西工区的应天门站至涧西区的长安路站。

我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来到地下站台,一列白色的地铁已在静静等候。目前,1号线地铁由6节载客车厢和一前一后2个车头共8节车厢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车厢玻璃门上两朵硕大的牡丹花。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洛阳红”,唯一以洛阳命名的牡丹品种。牡丹花之间用一条条红丝带相连,象征着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让中西方互通互联,从而很好地展现了洛阳的文化底蕴。

走进崭新的地铁车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电子显示屏上的各站站名。牡丹广场、七里河、王城公园、青年宫、丽景门、应天门等熟悉的地名变成了一个个地铁站名,这令熟悉家乡的洛阳人心中颇为激动。显示屏上“洛阳轨道”和抽象的牡丹花图案,也让这列洛阳地铁显得格外接地气儿。

地铁上的牡丹元素还不止于此,每节车厢座位两侧的玻璃挡板上,都是采用白描技法画的绽放的牡丹花。“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希望乘坐洛阳地铁的每一位乘客,都有置身牡丹园的感觉。”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牡丹花,挡板下面棕色的扶手也采用了古风设计,和玻璃挡板看起来和谐统一。

我们看到,和外地的车厢座椅颜色不同,洛阳地铁车厢内的座椅是青色的,与棕色扶手搭配,更显清新典雅。据介绍,青色也是古代五色之一,在五行学说中代表东方,颇具东方色彩。

从应天门站到长安路站,仅用十几分钟

落座后,我们发现整个车厢里的白色灯光非常柔和。工作人员介绍,车厢内的灯光照明采用的是最舒适的灯光配比,这是为了最大限度为乘客营造舒适的环境。

车厢内设有粉色的爱心座位。除了头顶的拉环,座位一侧的车厢壁上也有突出的扶手。这种位于车厢上方的扶手,比普通的立式扶手更节约空间,方便更多人抓握。

我们看到,从应天门站到本次观摩的目的地长安路站,共经过6站,分别是周王城广场站、解放路站、王城公园站、七里河站、牡丹广场站和上海市场站。有人算了一笔关于距离的账:应天门站到长安路站横跨西工、涧西2个区,虽然距离不到10公里,但因为穿过主城区,人流、车流量十分大,正常开车也需要30分钟左右,如果在上下班高峰期则需要更长时间。

我们从应天门站上车,还在新鲜感的包围之中,就已经过6站到达了长安路站。返程时,市民李恩龙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11时7分出发,到达应天门站时间为11时18分——单程仅仅用时11分钟。

从几十分钟到十几分钟,地铁让洛阳“提速”!

进入3个月试运行,洛阳将迎地铁时代

“目前地铁的设计时速是80公里。”工作人员介绍,本月1日,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开始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这是轨道交通从建设阶段过渡到载客运营阶段必经的一个环节,也是线路在载客运营前最后一个重要试验阶段,洛阳人期盼的地铁时代即将到来。

驾驶室内,两名司机正在专注驾驶。拱形的隧道和地铁轨道仿佛构成时光隧道,拉近了城区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出行速度。

市民王建文在观摩结束后说,这几年,他常去牡丹广场的地铁建造工地附近观望,洞通、轨通、电通……他一直期待着洛阳地铁早日开通。早在10年前,他曾经体验过郑西高铁的开通,现在他又体验了洛阳的轨道交通,见证了洛阳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作为洛阳人,他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

(洛报融媒 记者 李砺瑾 刘嘉仪/文 鲁博/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