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洛陽“打工人”們猝不及防迎來了單雙號限行,雖然是在抄隔壁省城的作業,但我們還沒法坐地鐵上班,距離1號線開通還差那麼一丟丟距離,至少要試運行三個月後纔會考慮是否進入試運營狀態並對外載客。筆者有幸被邀請提前乘坐,最大的感覺就是洛陽地鐵的細節很到位,有着其他城市不具備的高品質和“小心思”。除了座椅加熱這個高配轎車纔有的配置外,還有三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一起來了解下具體情況吧!

這次受邀的媒體人不少,可謂是大型網友見面現場,因此也讓大家第一次“擠了擠洛陽地鐵”,但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盼了近十年的“地鐵夢”終於要實現。這次體驗從牡丹廣場站進入,該站點是1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站,共26個出入口,數量上再多1個就是全國第一了。

車廂配色採用洛陽獨有的“牡丹紅”,和“帝王黃”的站點內部裝修相得益彰,極具洛陽特色。列車採用B2型車,共6節,最大載客2062人。客室座椅繪有白描牡丹圖,精緻簡約,玲瓏通透,這個細節特別有文化,一種水墨丹青的感覺一下就來了。據筆者觀察,很多城市的地鐵是沒有細節到這種程度的,城市元素也融入得不多。

進入車廂內,兩塊兒大尺寸的LED屏特別搶眼,一塊兒是車門上方的37寸LCD屏,用來動態顯示站點地圖以及提示開門方向、車廂在站臺的位置分佈等信息。還有一塊兒客室內的21寸LCD屏,用來給距離車門較遠的乘客顯示站點提示,未來也將播放一些廣告(希望不要是陽光XX、牡丹XX的廣告,洛陽人都懂)。

這兩屏幕在界面設計上優雅大方,符合現在流行的扁平簡約風格,各種信息清晰可見,這種現代化風格的細節在還是比較少見的,不少城市的地鐵動態站點地圖界面看着很費勁,導致不少乘客坐錯站。

車廂內的座椅不僅有愛心座椅、輪椅區,而且是“凹坑”設計,列車起步或剎車時不容易滑倒,並還配置有“座椅加熱”,可以說是相當“豪橫”了。另外車廂內的LED燈可以自動調節亮度,結合可降噪減震的整車設計,能爲乘客提供國內扛鼎級別的乘坐體驗。

這一路體驗下來,深切感受到工作人員的訓練有素,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雖然這是洛陽的第一條地鐵線,但無論是列車本身還是“地鐵人”們,顯然已做好充分的準備,安全程度和專業程度都是照着國際標準來的。

大家對於洛陽地鐵1號線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可以下方評論裏交流,筆者會一一回復解答。點擊右上角關注,瞭解更多洛陽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