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事關我們每一個人。每次看到查出不合格的食品,都讓人氣到不行!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澱粉及澱粉製品、飲料、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糖、豆製品、糧食加工品、酒類和茶葉及相關製品9類食品639批次樣品。 其中桂林的不合格食品有7批。

不合格產品樣品情況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覈查處置相關工作。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已督促有關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不合格原因並進行整改;

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相關市場監管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報告覈查處置情況,並向社會公佈。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消費者如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本次公佈信息中所涉及企業相同生產日期或批次的不合格產品,請撥打12315反映。

不合格項目說明

▌ 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並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 黴菌

黴菌在自然界很常見。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黴菌超標原因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未按要求嚴格控制衛生條件。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 大腸菌羣

大腸菌羣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羣,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檢出大腸菌羣超標的樣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大腸菌羣超標,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 氯黴素

氯黴素是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規定,氯黴素爲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長期食用氯黴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腸道菌羣失調,導致消化機能紊亂;人體過量攝入氯黴素,可引起人肝臟和骨髓造血機能的損害,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肝損傷等健康危害。

希望廣大經營者都能保證產品質量,有關部門也能加強監督與管理,讓老百姓買的放心!同意的請點在看

來源:廣西市場監督管理局

桂林事兒綜合編輯(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