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印度,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四國參與的"馬拉巴爾-2020"海上聯合演習剛剛結束。過去"馬拉巴爾"系列演習主打的訓練科目是海上編隊航行,聯合反恐以及海上補給等等,此類演習科目大多無關痛癢,因此象徵性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

不過今年的這場"馬拉巴爾"則截然不同,三國海軍加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甚至進行了實彈射擊,聯合反潛,聯合防空等實戰性極強的科目演練。對此有印日媒體評論稱,此次演習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爲了對鄰國挑釁。

此次演習中印度海軍動用了現役唯一一艘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美國海軍爲了給印度人捧場也動用了"尼米茲"號航母趕赴演習海區。"尼米茲"號也是目前美軍11艘航母中唯一能動的一艘。然而雙方的剛剛結束了耀武揚威,印度海軍就遭遇了迎頭痛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道稱,就在當地時間11月27日,一架隸屬於"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艦載航空兵聯隊的米格-29KUB艦載戰鬥教練機墜海。

目前一名飛行員已經獲救,另一名飛行員下落不明,印度海軍還在用艦艇和直升機試圖努力尋找這名飛行員的蹤跡。不過按照慣例來看,其幾乎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性。

此次艦載機墜海事件可謂是把印度海軍的色厲內荏展現地淋漓盡致,姑且不論他們艦船建造工作有多緩慢(比如印度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開工到現在已經11年了,竣工依舊遙遙無期),即使是最簡單的戰機維護保養都無法做到,這種拿飛行員生命開玩笑之舉也是印軍的"傳統藝能"了。

印度早就對米格-29K艦載戰鬥機的性能表達過自己的不滿,一來其"腿短"加上航電設備落後,二來其機體結構比較脆弱,每次在航母上起降都會對機體強度造成衝擊,長久下來甚至會導致發動機報廢,截止到目前已經有至少40臺RD-33MK發動機無法使用。

印度已經向美國表達了購買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意向,美國還專門爲印度海軍開發了"超級大黃蜂"的滑躍起飛版本。

如果說此次米格-29KUB艦載機墜毀只不過是偶然的話,那麼在一年之內印度人接連摔了三架同款戰機就很難用"意外"來解釋了。去年11月16日,一架米格-29KUB在果阿邦南部的印度海軍航空站附近進行訓練之時突然墜毀,好在兩名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

今年二月份,又是同款戰機在幾乎相同的地點被飛鳥撞擊,導致飛機全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向買的"超級大黃蜂"今年事故率同樣高得驚人,6月和10月別發生了兩起墜毀事故。可能是聽說自己要被賣給印度人了,於是F/A-18E/F"先摔爲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