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最恶毒的谩骂,是来自我的父母。”

很难想象,这句像极了电影台词的话,其实出自普通人之口。

在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里,无数人在用类似的句式表达着自己对于父母教育方式的怨愤与无助,而那些奉行着“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理念的家长,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行为已经在一步步将孩子推入深渊。

最近在热播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中,小宇生了病,小宇妈妈第一时间不是关心他而是逼迫他学习。不仅如此,小宇妈妈从来不肯定孩子,眼里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张口就是:

“有时间打游戏,没时间去上学?”

“你这次考得好是运气,有什么可骄傲的?”

“你看看别人多聪明,一点就通,我怎么这样教你,你都做不好?”

这些都压得小宇喘不过气,他只敢在妈妈离开之后抱着被妈妈撕碎的画无声痛哭。

说起来,小宇妈妈说的这些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你看,剧中的小宇妈妈不是特例,她只是万千中国家庭中的缩影。

还记得去年的热播剧《小欢喜》吧?

剧中品学兼优的英子怎么看都是被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可英子的妈妈宋倩却并不满足,执着于将女儿打造成她心中的完美形象。

英子妈妈为女儿定制高营养食谱,剥夺孩子对其他食物的喜好。

为孩子精确安排生活里的每一分钟,连房间都要安排成装有隔音效果、便于监控的空间,只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掌握之下。

宋倩把孩子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做成动态图,就像企业考核KPI一样,生怕孩子掉了一丁点儿的链子,强迫英子接受自己为她规划的人生。

再就是,动辄以“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所以你必须要听我的”对她进行道德绑架。

更可怕的是,在宋倩眼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英子好,英子没有理由不顺从自己。她是英子的妈妈,英子更没有理由不听自己的。

而这样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我和你妈起早贪黑不就是为了你?”

“妈妈是欠你什么吗,让你好好读个书就这么难!”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你!”

……

台剧《茉莉的最后一天》,就试图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向我们展示那些活在“幸福家庭”背后的孩子,是如何承受着自己的“不幸”。

外表靓丽、成绩优异、孝顺懂事的茉莉,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她有令人艳羡的家庭,有名利双收的父母,还有一个天真的妹妹可莉。但幸福只是外人看到的表象,家庭成员间的冷漠,母亲极强的控制欲,都让姐妹俩窒息。

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作业成为生活日常,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以“关心”之名遭受监视,也是她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茉莉从未对此表示出异样,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在某天夜里,她不声不响地从家中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母亲既悲痛又困惑,决定通过科技手段回到茉莉自杀的那一天,查清她的死因。也是这场时空之旅,让妈妈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女儿。

茉莉的愤懑和苦恼,来自于妈妈360°的监视和控制,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言语打压。

茉莉喜爱文学,妈妈就当着她的面把小说撕掉,并宣称这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茉莉表达真实的内心,换来的只有妈妈的一句“没出息”。

考试取得第一名,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赞美,而是不断的否定和打击:“要不是我这样盯,你以为你可以考第一名啊!你啊,不要太得意,小心下次(成绩)就掉下去。

考得不好没有安慰,只有眉头一皱的冷漠失望:“失误粗心都不是借口,我只要求你一件事,就是顾好你的成绩。

即便只是日常沟通,也在语言上充满了道德绑架的意味:“你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的,好好念书,不然就不孝啊!

茉莉表面看起来阳光开朗,心里却早已伤痕累累。她反复思考,又反复崩溃,手腕上的伤痕,也证明着她在纵身跃下之前,已然对生活绝望过太多次。

茉莉曾期盼妈妈能发现自己手上的伤口,但这不过是她的幻想。

这注定是一场父母与孩子的悲剧,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忽略了,孩子应该有权利决定他们想要的生活。

同样地,在《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中,这场以“满足父母期待”为目标的实验,让无数人看完之后也陷入了深思。

一群社会精英,为了保证自己后代的基因与财富,在自己妻子怀孕后提取胚胎基因,培养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孩子:

善于创造,拥有极高的天赋;

极度乖巧,按照你设定的道路发展;

双商在线,记忆力超群,是人群里闪耀的存在。

在父母抚养自己亲生子女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个孩子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与自己的想法相悖,可以选择放弃、销毁掉自己的孩子,换取另一个被复制出来养在基地的孩子。

这样的实验是不是很残忍?但回到现实,又有多少父母正在用着类似的方式,来打造一个完美的孩子?

许多孩子一出生,都在沿着父母设定的轨道来成长,从发型、衣服到兴趣班、选专业,不容孩子有选择决定的权利,孩子只能在家长的规划中生活。

的确,影视剧里的故事是虚构或者艺术加工的,但其中反映的,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对自家孩子要格外严厉,孩子永远都在父母掌控的高压之下,这个在部分大人眼里约定俗成的育儿方式,成了无数孩子的童年噩梦。

节目《少年说》有一期让芭姐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开朗的女孩在台上抱怨妈妈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时,妈妈的反驳令人无可反驳 。

妈妈: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不然你会飘。

女孩:我说了,我的性格不适合激将法,你却总是打击我,我就觉得自己很差。

妈妈:当你强的时候,我觉得要拍一下。当你弱的时候,我才会推你一把。

接着妈妈又来了一句:你这么差,学霸怎么会和你做朋友?

最后,女孩哭着跑下了台。

有多少人从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呢?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激励他们,殊不知,这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前段时间,博主@愁容骑士典当记 分享了一条关于抑郁儿童与家长教育的微博,讲述了家长的贬低式教育是如何一步步将孩子变成了抑郁症而又不自知。

在这条微博发出之后,数百万人的情绪被引爆。12万转发讨论,150万点赞,评论里充满着大家的真情流露。

“我像是被我妈PUA了”

“一直否定我,打压我”

“父母永远喜欢贬低我”

……

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又似乎都能在这些话语中看到自己的前半生。

在这些家庭中,家成了牢笼,爱成了枷锁。

父母希望孩子满载本领,展翅高飞,但很多时候又在无意识中用那些口头禅奚落他、打击他、挫败他,慢慢地,孩子深信了父母口中自己的差劲与不堪。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变好,成了许多孩子走向绝望与自弃的心结。

本以为借着爱的名义,打着为你好的口号却不断地嘲讽、打压、否定、批评你,从而达到控制你的最终目的的PUA手段只会发生在两性关系和职场中,可有一天你会发现,除了情场和职场,在家庭中,也会有无形的PUA:父母往往可能是我们生活中那个最善于PUA,却又不自知的。

而在很多人心里,这种来自父母的PUA,仿佛是影响时间最长、伤害最深,也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伤害。

其实,在家庭中,爸妈说得最多的就是“爱”,而孩子最缺失的恰恰也是爱,那爱到底是什么?

电影《囧妈》最后有一句旁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说到底,孩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被人尊重与认同。孩子不是父母的梦想继承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路和使命。

就像胡适写给儿子的那封信:“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如何去爱,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一课,而当只有两代人都加以关注,坦诚面对真实的彼此,这份“爱的偏失”才有可能被缓解。避免陷入PUA的道路艰难且漫长,大人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编辑:曼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