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案例精選轉載

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上上週

20歲的丁真

還只是一個去小賣部買了兩桶泡麪

在路上盤算着回家先喫哪個口味的藏族小夥

現在呢

憑藉着一個靦腆中又帶點野性的笑容

丁真已經成爲了

理塘旅遊形象大使

拿着五險一金的國企員工

理塘縣“賽馬王子”

無數懷春少女的老公

義務教育漏網之魚(修正版)

以及一開始就被貼上

但到現在又最不重要的

網紅

不得不說

命運是真的很神奇

長得好看是真的能當飯喫

這世界上長得好看的人那麼多

爲什麼不能多我一個

不過說起來也是搞笑

人家成了網紅之後

接廣告,拍電影,直播帶貨

丁真呢

被抓去掃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丁真是真的很愛馬了

有多愛呢

練字的時候都在練

(這裏沒有建議“愛瑪”找丁真代言的意思)

丁真的火就像開頭說的

純屬偶然

一個攝影師在理塘拍了一個多月

都不見什麼起色

但拍下頂替弟弟出鏡的丁真後

卻意外成就了一個全網熱議的“康巴漢子”

丁真如何火起來的?

還是那句話

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

而在這個顏即正義的時代

有一張好看的臉

就擁有了一張最有力的通行證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

2017年夏天那個的“吹頭小哥”

因爲姣好的容顏

這位理髮店的學徒也是瞬間霸屏全網

甚至還有迷妹專程追到店裏

只爲一睹本人的風采

同樣剛滿20歲的他

剛註冊微博就收穫了百萬粉絲

新浪微博CEO來去之間親自轉發評論稱

“居然百萬粉絲了,這比霍金還快。”

而“吹頭小哥”本人也火速與一家傳媒公司簽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今年十月份的時候

因爲玻璃炸裂

手被劃傷而選擇維權的小張

也因爲出衆的顏值

被無數網友隔着屏幕喊着心疼

現在呢

“吹頭小哥”先不說了

即使是上個月剛火起來的小張

也基本被大家遺忘

只是偶爾被我這樣的營銷號拉出來舉例子

與其說互聯網沒有記憶

不如說是好看的皮囊太多

和小張同時期爆火的

其實還有央視記者-王冰冰

但憑藉着央視的平臺

王冰冰並沒有退出大衆的視線

前段時間還因爲《青年大學習》這個節目

又火了一把

那丁真呢?

相對於王冰冰的平臺資源

丁真背後的理塘縣政府

好像是得到了高人指點一般

一步步操作

都剛好走到了網友們恰巧能接受的點上

先是正式聘請丁真爲國有企業的員工

拿着3500的工資和五險一金

同時又承諾合同並不是綁定丁真

而是還另簽了份代理合同

爲丁真把關一些外部合作

並不參與分成和直播間收益

明確了是勞務合作關係

而非是霸王條款

之後又安排專人給丁真上課學普通話

爲丁真打造的一系列形象

拍攝的海報、視頻等

也都沒有人們想象中政府宣傳海報的年代感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見到

如此皆大歡喜的網紅

丁真抓住了這次機會

成功改變了命運

不僅爲家庭創造了收入來源

重新開始學習

也被真心喜歡他的人保護得很好

他依舊可以生活在他的世界裏

做一個保持着野性和神性的少年

理塘縣作爲四川一個貧困閉塞的地方

也成功抓住了丁真這樣的人才福利

節省了天價的廣告費

藉着這一招牌

將理塘風景推到了大家眼前

並順勢開放了一系列旅遊優惠

估計“理塘”將會成爲很多人的旅遊首選地

然而

估計四川人民沒有想到

甘孜人民沒有想到

理塘人民沒有想到

甚至丁真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們費盡心機

做了這麼多宣傳

結尾還一再重複

四川甘孜 四川理塘

網友們卻還以爲理塘

在西藏!!!

熱度長久且居高不下

微博廣場網友快樂參與喫瓜

爲什麼這番熱搜是廣大網友喜聞樂見的呢?

網紅經濟是真的。丁真爆紅了之後,理塘的搜索指數增長了620%,比國慶還翻了4倍。想來之後的旅遊事業應該也是紅紅火火;薇婭一年50場公益直播,爲家鄉的產品助農,累計引導成交額超過4.6億元,還在節目裏爲花農帶貨;華農兄弟更是帶着全村致富,摘水果,賣香菇,賣蜂蜜……身邊的很多人都因此記住了贛南的臍橙。經常在各種平臺上看到的很多網紅也是在爲家鄉發展做努力,直播賣貨的很多也都是當地農民的土特產。一人之力到底有多大,看他們就知道了。與此同時,當地的zf其實也在努力創新着想融入年輕人的視野。理塘92年的“揹包書記”,持續不斷地給大v寄送家鄉的特產,花大錢辦賽馬節,辦康巴漢子大賽。丁真紅了之後,當地的旅遊優惠政策,也火速到位。昨天那位女縣長在雪地裏親自騎馬的視頻,英姿颯爽,像極了玉嬌龍。還有位新疆的縣長,開通了賬號,經常在視頻裏幫維族的老人家賣灰棗,杏幹,蘋果等等,流量也不錯。很多基層工作人員也真的好努力,各省圍繞丁真的battle大戰,特別注意到的是在每一條相關微博的評論下面,都有一個叫“洛隆宣傳”的賬號的回覆,通通是漢語+藏語版的“ 丁真,我們在西藏洛隆等你 ”。半夜還特地寫了rap,p了圖,有點可愛。我真的很喜歡這波各省的宣傳,好像是某種聯歡會,開場前挨個兒做自我介紹,努力着想給大家留下哪怕一點印象。雖然有些方法可能還不對,但努力是實打實的。採訪裏面,理塘的旅投總經理杜冬說:「小縣城能紅一次,不容易的。」「我們不希望丁真只是曇花一現。我們要爲丁真的長期發展考慮。把大家對他的熱情,像洪水一樣的熱情,蓄積起來,能流得更長遠。」而丁真的爸爸說:「到現在都很激動啊,整晚整晚睡不着,想起都跟做夢一樣!高興啊,不只是他好,也能把全村帶好!」——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全村」。他想着以後遊客或許會因爲丁真而來,村民們搞旅遊接待,日子會更好。不是爲了短暫地賺錢,而是讓這個剛摘了「貧困縣」帽子的小地方里,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不管是紅了的人,還是他背後的人們,大家想的,做的都是這樣的事。有一條紐帶,把他們聯繫在了一起。#舉全村之力把最硬的鱗給你#,你再帶着流量反哺,帶着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因爲這樣的理由,雖然最近在熱搜上頻繁地看到這個名字,卻莫名地並不感覺反感。反而是希望有更多這樣的人出現,能讓更多這樣可愛的地方能被大家看到,就好了。

熱搜帶來的流量是幫助{全村}更好的力量

這也是爲什麼網友願意參與、樂於參與的

“根正苗紅”的驅動力

或許這纔是網紅經濟、熱搜與流量的更好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