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方便地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

在我國北方地區,大多種植春玉米爲主,而黃淮一帶適宜一年兩熟種植農作物,大多是將玉米作爲夏季種植的作物之一,上一茬農作物收穫之後在這塊地裏播種玉米,受到氣溫等方面的影響較小,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因爲播種的過早,而影響出苗,而北方種植春玉米,由於沒有越冬的上茬作物佔用土地空間,所以對玉米的播種時間會有所提前,怎樣確定玉米適宜播種的時間,玉米播種的時間受到哪些影響?

1,溫度的影響,玉米積溫越高,越有利於玉米高產,玉米生長的時間越長,產量也越高,爲什麼說玉米的中晚熟品種,要比早熟品種具有更大的增產潛力,主要集中在中晚熟品種生長的時間長,整個生長期受到的積溫多,隨着我國機械化普及,種植玉米採用機械化操作,方便又省事又省力,對於種植玉米的速度,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原本以前人工一星期才幹完的體力活,採用機械化僅一天的時間就能播種完成,播種的速度快了,也顯得播種的時間相應提前了。

春玉米播種得越早,地溫越低,溫度低,將直接導致玉米種子發芽遲緩,一般玉米發芽的適溫大約在20度左右,在5釐米地溫穩定在10~12度,玉米就可緩慢的進行發芽,如果5釐米最低地溫穩定在15度以上,玉米的發芽時間就向前,提高許多,大約七八天的樣子,在墒情較好的條件下,就可出苗,而溫度穩定在前者提到的10~12度,玉米發芽的時間需要兩週左右,如果玉米在發芽期間,沒病沒害,並不用糾結於播種的早與晚,關鍵是玉米從播種之後至出苗,需要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受到病蟲害危害的幾率越大,玉米正在發芽中的籽粒,一旦感染病害,就會造成缺苗斷壟,苗弱與病苗,對以後玉米的產量形成很大的威脅,如果這期間遇到氣溫降低,很容易出現凍死苗,沒有出苗的玉米籽粒,感染病害爛掉出不來。因此,玉米播種,不可盲目地將時間向前提,而是結合實際的天氣狀況,結合當地氣象預報,5~10釐米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纔可以播種。

2,足墒播種的重要意義,每一種農作物的足墒播種並不一樣,在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所說的足墒播種,並非是溼度越高越好,一般玉米發芽最適宜的土壤溼度在70%左右,就算是足墒了,若是土壤溼度,達到80~90%,就是明顯的水分太多,超出了玉米足墒的範疇,水分適宜,對玉米發芽,起到促進作用,若是水分過高,造成玉米根系呼吸不良,反而容易感染病害造成爛種的出現。若是土壤溼度小於60%以下,就屬於墒情不足,玉米種子發芽需要的水分嚴重不足,出苗不好,即使出了苗,也容易因缺水而旱死,用農民的話叫“吊死苗”,因此,在玉米播種的時候,要進行造墒,水分不足,要澆水,水分太多,要進行劃鋤散發,在播種前應根據氣象預報,來確定什麼時候造墒,什麼時候播種。

3,倒春寒對玉米播種的影響,玉米播種過早,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春天氣溫變化無常,每年或輕或重,都有倒春寒的到來,倒春寒不但帶來降溫,很容易帶來雨水,大雨會給黏土地帶來較爲不利的土壤環境,引起土壤透氣性變差,土壤幹後板結等,最終會引起玉米缺苗斷壟的出現,玉米苗參差不齊,甚至缺苗嚴重,如若是個別年份降溫幅度過大,玉米苗還有可能會因爲低溫而造成受到凍害,因此,玉米播種之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冷空氣的活動等信息,至少要在播種後保持兩週以上的好天氣,玉米在受到倒春寒影響的時候,向陽面相對升溫快,損失少,而背陰面升溫相對較慢,受到的危害程度相對就大一些。

4,選擇抗病抗逆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玉米要選擇優質雜交品種,通過種植對比的成熟品種爲首選,爲了增強玉米種子的抗病害能力,採用種衣劑包衣之後再播種,是大家採取的正確處理玉米種子的方法,這個習慣要保持。玉米種子,不可選擇陳種子,因爲陳種子的發芽勢會降低許多,對玉米出苗有一定的影響,然後有可能影響到,玉米整體產量。

5,選擇向陽較好的田間種植,玉米喜歡溫暖的氣候,強光照會讓玉米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向陽的土地,升溫快,溫度高,應先播種,背陰的坡地,應推遲播種。農村有句俗話叫“沙土地看苗,淤土地喫飯”,顯然,在沙土地上種植玉米,氣溫回升快,地溫相對較高,淤土地升溫雖慢,不利於幼苗生長,保肥保水的程度卻好與沙土地,到後期玉米需肥的時候,表現後勁足。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感覺到溫度以及水分對的玉米苗的影響太重要了,俗話說“苗好一半收”,說的確實有道理。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歡迎關注,喜歡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吧,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切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