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好莱坞电影市场里,有一部恐怖片取得了让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成绩,它的成本仅仅700万美元,却在全球范围斩获了1.2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部恐怖片相当的独特,电影里的“恶鬼”是透明的,不管是戏内的主角还是戏外的观众们,都看不到这个“怪物”到底身在何方。

这部电影,就是今天要说到的《隐形人》。

看不到的“敌人”,要怎么让人感到恐怖?

对于一部恐怖片来说,要让观众感到恐惧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点。

而对《隐形人》这部电影而言,难题也是在此。

传统的恐怖片一般都是以视觉冲击来达到让观众感到恐慌的效果,比如给恶灵、反派们设计个可怕的外形,又或者可以通过一些惊悚的声效来渲染影片的恐怖氛围,甚至还会直接以血腥作为卖点。

毕竟人类都是视觉动物,在感官的刺激上,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是最为直接的。

但《隐形人》却无法使用这些最为基础的套路,因为这部电影里的反派是透明的,且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当安静,观众不但看不见他,甚至还会完全不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如果什么都看不到的话,那又何来的恐惧感呢?

对此,电影采用了一种相当高明的手法,就是将镜头语言与摄影视角互相结合,再加上女主角的表演,来达到恐惧感的营造。

而最后出来的效果,只能说几近完美。

多重镜头语言带来的压迫感

镜头语言,通俗点说就是导演通过某一个或连续多个的画面,来向观众表达情节涵义的意思。

功力不够的导演很多时都把控不好镜头语言,因此会导致拍出来的电影有大量无意义的画面,观众看着会感觉累赘,浪费时间。

正常导演的镜头语言使用通常都是循规蹈矩,往往一个画面或一组镜头所表达的意思都较为简单明确,观众能很快就能了解到导演的意图。

高一级的导演则擅长从镜头的构图、形式以及视角来完善故事情节、角色刻画乃至氛围渲染。

《隐形人》的镜头语言,属于第三种。

鉴于观众大多数时间都看不到电影的反派,因此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导演利用了大量的空间压缩镜头来突出其压迫感。

所谓的空间压缩镜头,是指在有一定区域的画面里,主角(或核心)却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又或者是画面的中心因为构图的原因在视觉上相当于一个“牢笼”。

比如下面这个镜头,尽管画面的区域是包含外面的小厅,但女主角在镜头里其实是被困在了红圈所圈上的小房间。

又比如这个镜头,走廊镜头的木门处于画面的正中心,但由于视点距离的原因显得很小,因此被周围的墙壁、房间比了下去,从而形成一种封闭感。

这些通过压缩空间带来的镜头画面,在视觉上极其容易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在整部《隐形人》里,这种空间压缩的镜头语言出现的次数并不少,由于影片本身讲述的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男人想要彻底控制女主角,将她永远困在自己设下的牢笼的故事,因此空间压缩这种镜头语言在这里与电影的主题几乎完美结合。

除了空间压缩以外,为了体现“看不见的敌人”所带来的无形威胁,导演还多次使用了留白式镜头。

一般来说,一个镜头画面会有一个或多个主导者,这个主导者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物体,根据正常的构图思维主导者都是放在画面的中心,或是相当明显的地方,占位面积会比较大。

而所谓的留白式画面,是指单主导者并没有在镜头里出现,又或者是多个主导者并没有全部出现。

比如以下这个画面,镜头中只有女主一个人,但左侧有大量的空白地方,倘若这是一部普通电影,那么接下来左侧地方肯定会走入一个人物或物体来填充这个空白,这样主导者就算是全部都出现在画面,于是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

不过《隐形人》的反派是透明的,因此影片在使用这种留白镜头的时候不会有其他主导者填补空白,又或者说其实隐形人已经填补了这个空白,只是观众们看不见。

从人类的视觉神经来说,这种留白式画面只要时间一长,就很容易会产生诡异感,而由于本部电影反派的特殊性更是会将这种感觉放大无数倍,“看不见的敌人”所带来的威胁感就此产生。

别致摄影视角带来的恐惧感

除了多样的镜头语言,导演在《隐形人》里还采用了特别的摄影视角来增添反派所带来的危机感。

通常的电影,镜头画面所展示的是第三人称视角,也就是所谓的“客观视角”,这种拍摄视角就是单纯叙述电影里的人物们在做什么或者正在发生是什么事情,没有其他任何特别的意义。

《隐形人》这部影片里,除了第三人称视角外,还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视角,也就是主观视角。

这种视角的镜头,其实就是电影里角色们看到的具体画面,简而言之摄影机代替了人物的双眼。

就以《隐形人》这部电影而言,主观视角所营造出来的恐惧感,要远胜于客观视角。

因为隐形人是想要掌控女主角的控制欲狂人,因此第一人称的摄影视角镜头放在画面上,能形成一种偷窥式的效果,同时也是在告诉观众女主角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反派的掌握之中。

女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则是更倾向于表达潜伏危机的逼近,隐形人是透明的,看不到的,他似乎无处不在,从女主视角看到的房间,好像并没什么异样,但却比客观视角上的房间来得更加诡异,总让人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而电影中的未知恐惧感,就是从此而来。

女主角让“没有人变成有人”

除了镜头语言以及摄影视角外,《隐形人》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女主角。

由于看不见反派,所以女主在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需要与空气斗智斗勇, 这点相当考验演员的功力,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会变成令人发笑的喜剧。

饰演女主角西塞莉亚的伊丽莎白·莫斯,在出演电影之前就曾经获得过第75届电视剧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金球奖的大奖,演技实力相当过硬。

在《隐形人》这部电影里,伊丽莎白将女主角被陷害,被隐形人压迫到走投无路那种疯狂无助的状态表演得入木三分。

在电影最后的反转也把控得相当好,西塞莉亚从看似慌乱到最后反客为主的过渡相当自然,前后并没有任何违和感。

大量营造压迫感与恐惧感的镜头语言、摄影视角,也是需要像伊丽莎白这种演员的表演支持才能达到其效果的,倘若演员表演的感染力不到位,那最后出来的效果很容易会让观众觉得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女人在耍猴戏,而不是一个无助女性被隐形人逼迫到几乎发疯。

可以说,这三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管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电影本身来说,《隐形人》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也说明了即使是小制作的影片,只要用心去打磨,一样可以打造出精品。#隐形人#电影#摄影收藏

毕竟人类都是视觉动物,在感官的刺激上,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是最为直接的。

但《隐形人》却无法使用这些最为基础的套路,因为这部电影里的反派是透明的,且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当安静,观众不但看不见他,甚至还会完全不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如果什么都看不到的话,那又何来的恐惧感呢?

对此,电影采用了一种相当高明的手法,就是将镜头语言与摄影视角互相结合,再加上女主角的表演,来达到恐惧感的营造。

而最后出来的效果,只能说几近完美。

多重镜头语言带来的压迫感

镜头语言,通俗点说就是导演通过某一个或连续多个的画面,来向观众表达情节涵义的意思。

功力不够的导演很多时都把控不好镜头语言,因此会导致拍出来的电影有大量无意义的画面,观众看着会感觉累赘,浪费时间。

正常导演的镜头语言使用通常都是循规蹈矩,往往一个画面或一组镜头所表达的意思都较为简单明确,观众能很快就能了解到导演的意图。

高一级的导演则擅长从镜头的构图、形式以及视角来完善故事情节、角色刻画乃至氛围渲染。

《隐形人》的镜头语言,属于第三种。

鉴于观众大多数时间都看不到电影的反派,因此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导演利用了大量的空间压缩镜头来突出其压迫感。

所谓的空间压缩镜头,是指在有一定区域的画面里,主角(或核心)却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又或者是画面的中心因为构图的原因在视觉上相当于一个“牢笼”。

比如下面这个镜头,尽管画面的区域是包含外面的小厅,但女主角在镜头里其实是被困在了红圈所圈上的小房间。

又比如这个镜头,走廊镜头的木门处于画面的正中心,但由于视点距离的原因显得很小,因此被周围的墙壁、房间比了下去,从而形成一种封闭感。

这些通过压缩空间带来的镜头画面,在视觉上极其容易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在整部《隐形人》里,这种空间压缩的镜头语言出现的次数并不少,由于影片本身讲述的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男人想要彻底控制女主角,将她永远困在自己设下的牢笼的故事,因此空间压缩这种镜头语言在这里与电影的主题几乎完美结合。

除了空间压缩以外,为了体现“看不见的敌人”所带来的无形威胁,导演还多次使用了留白式镜头。

一般来说,一个镜头画面会有一个或多个主导者,这个主导者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物体,根据正常的构图思维主导者都是放在画面的中心,或是相当明显的地方,占位面积会比较大。

而所谓的留白式画面,是指单主导者并没有在镜头里出现,又或者是多个主导者并没有全部出现。

比如以下这个画面,镜头中只有女主一个人,但左侧有大量的空白地方,倘若这是一部普通电影,那么接下来左侧地方肯定会走入一个人物或物体来填充这个空白,这样主导者就算是全部都出现在画面,于是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

不过《隐形人》的反派是透明的,因此影片在使用这种留白镜头的时候不会有其他主导者填补空白,又或者说其实隐形人已经填补了这个空白,只是观众们看不见。

从人类的视觉神经来说,这种留白式画面只要时间一长,就很容易会产生诡异感,而由于本部电影反派的特殊性更是会将这种感觉放大无数倍,“看不见的敌人”所带来的威胁感就此产生。

别致摄影视角带来的恐惧感

除了多样的镜头语言,导演在《隐形人》里还采用了特别的摄影视角来增添反派所带来的危机感。

通常的电影,镜头画面所展示的是第三人称视角,也就是所谓的“客观视角”,这种拍摄视角就是单纯叙述电影里的人物们在做什么或者正在发生是什么事情,没有其他任何特别的意义。

《隐形人》这部影片里,除了第三人称视角外,还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视角,也就是主观视角。

这种视角的镜头,其实就是电影里角色们看到的具体画面,简而言之摄影机代替了人物的双眼。

就以《隐形人》这部电影而言,主观视角所营造出来的恐惧感,要远胜于客观视角。

因为隐形人是想要掌控女主角的控制欲狂人,因此第一人称的摄影视角镜头放在画面上,能形成一种偷窥式的效果,同时也是在告诉观众女主角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反派的掌握之中。

女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则是更倾向于表达潜伏危机的逼近,隐形人是透明的,看不到的,他似乎无处不在,从女主视角看到的房间,好像并没什么异样,但却比客观视角上的房间来得更加诡异,总让人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而电影中的未知恐惧感,就是从此而来。

女主角让“没有人变成有人”

除了镜头语言以及摄影视角外,《隐形人》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女主角。

由于看不见反派,所以女主在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需要与空气斗智斗勇, 这点相当考验演员的功力,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会变成令人发笑的喜剧。

饰演女主角西塞莉亚的伊丽莎白·莫斯,在出演电影之前就曾经获得过第75届电视剧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金球奖的大奖,演技实力相当过硬。

在《隐形人》这部电影里,伊丽莎白将女主角被陷害,被隐形人压迫到走投无路那种疯狂无助的状态表演得入木三分。

在电影最后的反转也把控得相当好,西塞莉亚从看似慌乱到最后反客为主的过渡相当自然,前后并没有任何违和感。

大量营造压迫感与恐惧感的镜头语言、摄影视角,也是需要像伊丽莎白这种演员的表演支持才能达到其效果的,倘若演员表演的感染力不到位,那最后出来的效果很容易会让观众觉得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女人在耍猴戏,而不是一个无助女性被隐形人逼迫到几乎发疯。

可以说,这三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管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电影本身来说,《隐形人》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也说明了即使是小制作的影片,只要用心去打磨,一样可以打造出精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