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就要捱打,這是我國通過戰爭的教訓得到的經驗。從清政府之後,我國可以說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的黑暗,從原本一個富強的國家逐步淪爲半殖民地的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後,幫助中國一改現狀,從半殖民國家又重新實現了獨立,人民重新當家作主,而中國也開始逐漸走向獨立自強。如今距離新中國成立已有71年的歷史,在這七十多年的時間裏,我國一直保持着優良傳統,在發展強大自己的同時,也不忘對其他有困難的國家伸出援手。很多國家也非常感激我國對他們的幫助,時常會送一些東西給我們,當作感恩。

但有些國家卻把我們對他們玩的援助當作是理所當然,不但不知道感恩,甚至還反咬一口。比如說這樣一個國家,曾經被27個國家拒絕援助,唯有中國慷慨相助,但最後他們卻反咬我們一口。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尼西亞,一個完全由島嶼組成的國家,也叫萬島之國。長期以來,印度尼西亞一直難以摘去貧困的帽子,國內擁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口。印度尼西亞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經濟作物,主要的經濟收入主要是依靠棕櫚油對外出售。

他們國家擁有約6百萬公頃的種植園,世界上使用的一半以上的棕櫚油都是由印度尼西亞提供的。原本依靠棕櫚油的出口,印度尼西亞的日子還算勉強湊活,但前不久歐盟的限令卻讓印度尼西亞徹底炸鍋,因爲他們的棕櫚油賣不出去了。這讓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甚至直接影響到他們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萬般無奈之下,印度尼西亞只能向世界各國發出求助。

歐洲27個國家先後全部拒絕幫助他們,就在印度尼西亞快要絕望的時候,中國出現了。我國爲印度尼西亞雪中送炭,主動進口他們的棕櫚油,緩解了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壓力。但沒想到在中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之後,他們卻在鎳資源上對我國卡脖子。原因是他們覺得我國對鎳資源需求量大,於是要求漲價,不然不賣。這樣的結果讓我國實在是寒透了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