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舉世矚目。12月7日,在“緬甸商機推介會”召開之時,記者就人們關注的RCEP採訪了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

許寧寧首先介紹了RCEP的主要特點。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FTA(自由貿易區),是15國相互開放、合作發展的重大舉措,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RCEP由4個10+1FTA組成,有FTA的基礎;RCEP中絕大多數成員國相互間建立了戰略伙伴關係,近十多年來推進了一系列合作,有互聯互通的合作基礎。

二是RCEP由以發展中國家爲主組成的東盟發起並主導。2011年11月,東盟提出RCEP倡議,旨在構建以東盟爲核心的地區自貿安排。

三是RCEP各國合作需求上升,合作開發區域內發展潛力的需求上升,合作應對多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和當前嚴重下滑、應對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需求上升。

四是RCEP各國產業互補性強,貿易投資關係密切。其中,中國與東盟互爲最大貿易伙伴。

五是經過長達8年的商議談判磨合,各國對相互開放市場帶來的變化有充分的醞釀。

談到當前的應對措施,許寧寧表示,我們應根據協定儘快加強RCEP研究,這有利於我國實施開放發展政策及其行動,國內各有關部門相互積極配合,找準工作着力點,有針對性的提高合作效率效益,推動RCEP建設達到預期目的。

他建議,一是研究RCEP成員國各自的重大關切。二是研究RCEP成員國相互間合作方向和採取的措施,研究RCEP區域內的多邊關係、雙邊關係,如韓國與東盟、日本與澳大利亞的政經關係、產業關係,研究RCEP實施前後將可能發生的變化。三是研究RCEP成員國與區域外的關係、產業關係以及RCEP實施前後將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四是既需要有創新基礎理論研究,又需要有操作可行性強的研究。五是應加強RCEP的國際合作研究,加強官產學合作研究。

許寧寧指出,RCEP的簽署不會帶來中國與東盟關係弱化,反而RCEP建設中的中國與東盟合作更顯十分重要。一是應繼續全面深入發展雙方合作,擴大相互需要,實現互利發展,共同推動RCEP建設。在雙方“大動脈”打通後,應打通合作的“毛細血管”,宏觀、中觀、微觀合作有機結合,做厚合作基礎。二是應結合RCEP建設帶來的新情況、新商機、新挑戰,將中國—東盟共建“一帶一路”、自貿區升級、產業合作、互聯互通合作、領域合作、次區域合作等進一步夯實。三是謀劃RCEP框架下中國—東盟合作的外溢性,探索中國—東盟及其成員國共同與RCEP其他有關成員國在領域、產業、項目上實施合作,以創新性、靈活性、務實性拓寬我國發展空間。

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夥伴關係30週年。許寧寧表示,要以此雙邊關係的重大節點爲契機,繼續將發展與東盟戰略伙伴關係放在全球大局中推進,繼續強調提質升級增效,在我國“雙循環”發展格局中充分開發區域潛力,在東盟國家抗疫中充分體現中國的支持作用,在東盟經濟增長中充分凸顯中國的助力作用,將命運共同體進一步嵌入到合作中,民衆和企業能夠實實在在地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