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家居裝修市場,存在最多爭議就是“所見非所得”。

店面裝修很漂亮、設計效果圖很動人,但把傢俱搬到家中,或是裝修全部完成後,現實的殘酷堪比“買家秀”和“賣家秀”。

現實中,不少企業希望藉助設計軟件強大的繪圖、渲染功能,來增強效果圖的展現,以此來延長客留時間,提升客戶體驗,從而提升銷售。

設計效果圖帶來的好處是真真切切的,但是如何將設計圖的效果最終進行真實的還原?裏面還大有文章。

家裝是一個系統工程,並非“單面能力”所能及

家居裝修中,“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能大大提升終端門店的轉化率。但是,設計不代表現實,效果不代表結果。

對於家居企業而言,爲客戶打造真實家居空間的能力纔是根本。

所有行業的改造都不應該從B端開始,B端的痛點是由C端引起的,改造行業首先要解決的是C端痛點。客戶需要的不是一張理想家的藍圖,而是要爲他創造一個真真正正的家。

如果裝企或品牌方不具備將設計圖轉換成現實的能力。只會讓“所見非所得”的現象愈發嚴重,惡性循環加劇。

並且,家裝的背後涉及到設計、生產、配送、安裝等到一套系統化、複雜的流程。單靠設計軟件只能影響到設計前端,卻無法觸及到更爲廣泛的後端,落地實施得不到保障。

也許在初期能獲得一時的銷售增益,但從行業長遠的發展來說,唯有實現所見即所得,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營造一個良性、健康的家裝市場,才能從根源上解除病痛。

家裝真正意義的“所見即所得”,在於前後端的相互配合

就像做一份營銷策劃方案,不止要有創意想法,更重要的是資源確認和調度,確保方案能夠順利實施。目前終端門店設計和後端工廠生產的斷層,成爲“所見非所得”的罪魁禍首之一。

家居設計軟件不能簡單地從繪圖出發,而是要在深入地洞察行業痛點的情況下,用軟件貫通前後端一體化生產,才能更好服務C端消費者和B端企業。

那麼,如何有效地用設計軟件爲家居行業賦能呢?

經過7年的深入研發,國內家居軟件巨頭三維家已經打造了一個完備的前後端一體化SaaS軟件矩陣,並且實現了大規模商用。由3D雲設計系統、3D雲製造軟件、數控系統三大軟件貫穿了設計、生產、交付的家裝全流程。

其3D雲製造系統具有的一鍵下單、工廠雲端審單、一鍵拆單、智能檢測拆單等功能,幫助家居企業構建起前後端一體化。

門店的設計方案一鍵下單到工廠,工廠智能拆單和審單,最後數據無縫對接生產設備,做到生產流程化。

在極大提升企業運行、生產效率的同時,打通店、倉、廠的一體化。讓設計得以落地實施、生產數字化可控,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

如今,亞度家居、大唐宅配、明家裝飾等數百家定製家居和裝企,在前後端一體化上取得顯著成效。

而未來,三維家還將推動更多在3D雲設計端合作的企業轉向前後端的深度合作。以所見即所得優勢服務消費者,實現家居企業、消費者、行業的三贏局面。

設計圖紙能贏得用戶“眼睛”,卻贏不了“真心”

之前在和某高端整裝企業的老闆聊天時,聽他談到:“和汽車、電腦、手機等行業的人相比,家居從業者的口碑都不如他們,最大的緣由就是這些產品消費者見到時什麼樣,拿到手就是什麼樣。但傢俱就不一樣了,門店裝飾得很驚豔,整體的傢俱搭配看上去很好看。消費者買回家後,卻發現效果截然不同,這算不算變相地欺騙?”

只顧漂亮的門店裝修或設計圖來吸引消費者,最終的結果就是將消費者有限的信任消耗一空,既損壞品牌形象,也丟失了行業應有的尊嚴,這值得每一個傢俱人深思。

家裝製造有着複雜且龐大的系統流程,遠不是一份設計圖所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藉助前後端一體化,達成交付前後的“所見即所得”。

而三維家幫助企業建設所見即所得的大量成功案例,或是一個不錯的借鑑模板。中國傢俱行業起步較晚,不免地摸牆前行。

可以預見的是,打通前後端一體化,讓消費者所見即所得,是家居企業“破冰”突圍的關鍵一步,也是重建行業形象的新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