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東瀕黃海,地處中國南北過渡、陸海過渡的交匯點,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隴海鐵路、沿海鐵路交匯於此,中國南北最長的高速公路同三高速、東西最長的高速公路連霍高速交匯於此。

連雲港古稱海州,新中國成立後設立新海連市,1961年10月1日,因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又因海港,改名連雲港市,1962年升爲江蘇省轄市,改革開放後成爲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連雲港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擁有1個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花果山),海上雲臺山、桃花澗、西雙湖等6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江蘇省3大旅遊區之一。

連雲港市總面積7615平方千米,下轄3個市轄區(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3個縣(灌南縣、東海縣、灌雲縣)共計6個縣級行政區,2019年末2020年初全市戶籍人口534.4 萬人、常住人口451.1萬人。

以下爲連雲港6區縣人口分佈情況(2019年末):

東海縣位於連雲港市西部,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東隴海鐵路、310國道、204國道、連霍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等縱橫境內,屬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交叉輻射區,素有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之稱,戶籍人口124.55萬人。

贛榆區位於連雲港市北部,前身爲贛榆縣,2014年7月撤銷贛榆縣改設贛榆區,處於江蘇沿海經濟帶和東隴海產業帶的東部交匯處,境內土地肥沃,河網密佈,農業及漁業發達,自古爲“魚米之鄉”,素有“黃海明珠”之美譽,戶籍人口119.81萬人。

灌雲縣位於連雲港市區南部,東瀕黃海,建縣於1912年,因境內南有百川灌河、北靠名山雲臺而得名,素有“東海福地、北方水鄉”之稱;連淮揚鎮鐵路、連鹽鐵路、汾灌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縱橫境內,戶籍人口103.18萬人。

海州區位於連雲港市中部,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羣的交匯點,前身爲成立於1948年的新海連市錦屏區,1952年更名爲海州區,1983年與新浦區合併爲新海區,1986年復置海州區,是連雲港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常住人口72.91萬人。

灌南縣位於連雲港市南部、灌河流域下游,淮安、連雲港、宿遷、鹽城四市交界處,建縣於1958年,因地處灌河流域且縣城位於灌河之南而得名,素有桐楊木之鄉、淮山藥之鄉、淺水藕之鄉、二郎神故里的美稱,戶籍人口81.84萬人。

連雲區位於連雲港市東部,東瀕黃海,因境內有連雲港港口而得名,是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連雲港港口所在地,是江蘇省唯一具有美麗海濱的城區,海島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常住人口19.17萬人。

連雲港6區縣,你看好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