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確定病因,帶孩子去檢驗科做血常規的同時查一下CRP吧~”

去醫院看病,偶爾就會遇到醫生讓孩子在做血常規檢查的同時,再和CRP一起做的情況,許多家長會問:

“什麼是CRP? ”

“爲什麼要做CRP? ”

“查這個CRP都能查出來什麼?”

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CRP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CRP?

CRP(C-reactionprotein)即C-反應蛋白,是一種能與肺炎球菌c多糖體反應形成複合物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細胞合成,正常健康人CRP值非常低,90%正常人<1.0 mg/L。

但在炎症開始後,身體內的CRP合成在4-6小時內迅速增加,36-50小時達高峯,經合理治療後,3-7天迅速降至正常。此反應不受放療、化療、皮質激素治療的影響, 利用這個特點,CRP的檢測在臨牀應用相當廣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手術後感染的監測、抗生素療效的觀察、病程檢測及預後判斷等很多方面。

什麼是全程CRP?它們的異同?

全程CRP(即常規CRP+超敏CRP)

相同點:

化學本質是同種物質,只是檢測方法的下限不同。

不同點:

1、常規CRP主要用於兒童或成人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各種炎症過程組織壞死與組織損傷(如外科手術後)及其恢復期的篩檢、監測、病情評估與藥物療效判斷。

2、超敏CRP主要用於診斷和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發展;新生兒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各種炎症過程的篩查、監測、評估與藥物療效判斷。

CRP的生物學特點?

1、反應快速,增量大,隨着恢復下降快、敏感。

2、病毒感染沒有標誌性升高。

3、受影響因素少:不受生理活動的影響;不受化療、放療和激素治療的影響。(肝臟發育不全和肝功能嚴重授損會影響CRP的合成)

4、能關聯疾病活性:CRP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續時間與病情及組織損傷成正相關。

CRP檢測的臨牀意義?

1、鑑別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一個首選指標,臨牀建議血常規+CRP同時監測。

2、監測病情:CRP值越高說明炎症反應越明顯,病情越重,預後越差。CRP持續升高或再度升高提示臨牀應重視病情變化。

3、抗生素療效觀察:指導和監測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時抗生素治療的最適化,避免抗生素濫用和耐藥性)

4、監控感染(術後、產後)。

5、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險評估和指導治療(獨立於脂類之外的危險因子,廣泛應用於臨牀)。

目前,有了快速測定CRP的方法後,常把血常規+CRP聯合檢測用於門診患者的常規項目,即可滿足臨牀對新生兒、兒童、成人的感染性疾病的鑑別診斷、監測、抗生素合理應用,心血管疾病危險評估等多種需求,也有效避免醫生對病毒感或可能自限牲表皮細菌感染病人抗生素的濫用,更能全面的瞭解和分析病情。

THE END

● 素材:陳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