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時期創燒了一種釉下彩瓷器,這種瓷器通常有青花、釉裏紅、豆青三種顏色,有時也會添加白粉色,這就是釉裏三色瓷器,這種瓷器只在康熙朝燒造得比較多,然後雍正早期燒造過,以後就沒有燒造了,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顏色釉瓷器,但是這一種創新,對藝術的追求。

清康熙釉裏三色鶴鹿同春圖橄欖瓶

清康熙釉裏三色鶴鹿同春圖橄欖瓶高22.3釐米口徑6.1釐米。釉裏三色是指以青花、釉裏紅與豆青釉作畫的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種,統稱爲“釉裏三色”或“釉裏三彩”。古代以仙鶴和鹿的壽命長,寓意吉祥,而出現於瓷器圖案或繪畫圖案之中。

什麼是釉裏三色瓷器

釉裏三色瓷器是清代康熙,釉下彩突破了傳統青花與釉裏紅兩色的格局,發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併成功地飾於同一器物上。這種新出現的裝飾技法,俗稱爲“釉裏三色”,釉裏三色在青花釉裏紅的基礎上增加了豆青色,使物象的表現力進一步增強。

釉裏三色瓷器特點

釉裏三色瓷器由於透明釉的保護作用,釉裏三色相經映襯,永不褪色;

釉裏三色瓷器屬於釉下彩瓷器,採用了胎體“刻劃”與釉彩“着色”相結合的裝飾方法,器物表面紋飾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種色彩相互映襯,使瓷器藝術表現鞥具有立體感;

釉裏三色瓷器顏色淡雅,不是很符合清代人的審美,所以沒有大量燒造。

釉裏三色花鳥紋花觚

釉裏三色花鳥紋花觚,清康熙,高44.2釐米,口徑20.2釐米,足徑15釐米。觚撇口,長頸,鼓腹,高脛,近底處外撇,圈足。通體釉裏三色(青花、釉裏紅、豆青)裝飾。頸部繪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繪螭龍、靈芝。脛部繪山石、玉蘭、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圈。  該器造型規整、挺拔,設色淡雅,繪畫筆觸細膩,觀之使人賞心悅目。釉裏三色瓷器如何鑑定從胎釉鑑別釉裏三色瓷器康熙時期的瓷器胎土淘洗非常精細,用這種瓷土燒造的釉裏三色瓷器胎色如同糯米粉一樣潔白,胎體堅質細密,往往有沉重感。釉面光潔細膩,胎釉結合緊密。從瓷器技法和紋飾鑑別釉裏三色瓷器五看紋飾。此時釉裏三色器物的紋飾圖案,多見山水人物圖案,康熙釉裏三色充分發揮了青花“分水”和“皴染”的效果,更能表現出山水圖案的濃淡深淺,陰陽向背和層次分明。從器足鑑別釉裏三色瓷器康熙朝瓷器底足處理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瓷器底足有平足、圈足、寬厚圈足、雙圈底、二層臺底、玉璧形底。平足往往是砂底無釉,平潤光滑,旋削痕明顯;圈足則旋削成泥鰍背狀;寬厚器足削成裏低外高;二層臺底則在足牆外側旋削一圈,而形成兩個不等高的切面,形成臺階狀;玉璧形底,多見於筆筒,臍心內凹處施釉。釉裏三色山水紋筆筒 清康熙釉裏三色山水紋筆筒高15.5釐米,口徑18.8釐米,足徑15.5釐米。筆筒圓口,直壁,玉璧形底。內外施白釉,外壁青花、釉裏紅、豆青三種釉下彩裝飾。畫面由遠山、近水,堤岸、樹木、人物組成。將青花、釉裏紅、豆青等不同色調組合在一起,同時又把青花分成不同的色階,形成了色彩斑斕的畫面。筆筒胎體厚重,釉面潔白,繪畫筆觸飄逸瀟灑,給人以朦朧的美感。

康熙以後,釉裏三色器物只在雍正時期還有少量燒製,但存世量極少。乾隆以後,釉裏三色的器物幾乎不見,逐漸被豆青底青花釉裏紅和青花夾紫所替代。隨着時代審美和工藝的 複雜性而被歷史淘汰,所以不是任何古代瓷器藝術品種都能夠被保留下來,適者生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