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有些家長爲了自己娃在班上獲得更多的關注,擁有好的座位或成爲班幹部,想盡了辦法。

其實,很多班主任的教育策略是“抓兩頭忽視中間”,對拔尖的或在班上搗亂,成績又差的學生關注更多,而處於班級中游,又沒有鮮明特色的,被關注得較少。

因此,想要獲得班主任的關注,除了孩子自己努力外,父母也需要做些事情——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媽媽偷偷發孩子朗誦視頻,孩子成功獲得老師關注

蘭蘭讀高一時,成績位於班級中上位置,長得比較瘦小,性格也很靦腆。在老師眼裏就是那種比較乖、比較聽話,也很努力踏實,不用操心的孩子。

和同學們一起活動時,也總是待在邊上認真聽,因此班主任也不太關注她。

媽媽也知道以孩子的性格和成績在班上可能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她也沒逼着女兒改變,害怕給孩子壓力,也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蘭蘭雖然不愛和別人交流,但是喜歡朗誦和唱歌,語文書上的課文她都能朗誦得很好,平時也會讀讀詩集,每次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一次孩子回家後說:“老師上課時讓人讀剛學的現代詩,可是他們都讀的一般,下課後還給他們補了課,因爲要找人蔘加學校的朗誦比賽。”

媽媽覺得蘭蘭可能也想參加比賽,但是不好意思自薦,於是孩子朗誦的時候,在一旁拿着手機錄着。

之後,媽媽將這個視頻偷偷發給了語文老師,也就是班主任。老師誇獎了孩子讀得好答應讓她明天上課試試。

果然,第二天蘭蘭回家後興奮地告訴媽媽,老師今天上課讓她朗讀了,同學們也誇她讀得好,最後決定派她參加比賽。

因爲有了很多的鼓勵與支持,蘭蘭在比賽的時候也不膽小了,還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之後,需要朗誦的時候,班主任都會找她,班會的主持人也會讓她擔任。

後來,蘭蘭還進了學校的廣播隊,性格變得更加開朗,成績也越來越好。

家長需要老師關注自己孩子時,可以做這些事

1、讓老師瞭解孩子優秀的地方

老師一次性要關注幾十個孩子,可能不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或者認識他們的時間較短,暫時不瞭解學生情況。

這時,父母能夠發現自家娃的優勢就很重要了,如果他不敢向老師展現自己,家長可以適時向推薦自己孩子,讓他得到班主任的重視。

平時與需要和老師溝通交流,分享孩子日常生活。

2、尊重老師

開家長會的時候,最好能夠認真聽講,與老師溝通時,儘量選在工作時間,而不是半夜。平時孩子抱怨老師時,不能一味附和,需要先弄清情況。

在發現孩子遭受冷遇時,也不可氣沖沖地過去找老師理論,質疑老師,還是需要搞清楚情況。

好好培養孩子,也不怕她被老師忽略了

1、從小教育孩子“不懂就問”

老師除了根據上課提問、平時測試來了解學生課業的掌握情況,還會根據他們課後提的問題來了解學習情況。從小讓孩子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他們長大後才更知道如何向老師提問了。

而且提問多,問題問得好的孩子,自然更能獲得老師關注。

2、不能過分責備孩子

當家長髮現孩子被忽視時,不能第一反應責備他們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強迫他們活潑一點,去博得關注。這不僅沒有作用,還會徒增壓力和叛逆心。

首先需要對娃進行安慰,多鼓勵他,再與老師交流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他獲得關注。

3、培養孩子的優勢

有特長和優勢的孩子更容易獲得老師關注,即使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才藝突出也能得到讚賞,就算成績和才藝都不行,性格古靈精怪當老師的開心果也可以。

因此,家長需要培養孩子興趣,善於發現他們的優勢,讓孩子擁有無限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