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0+的中年男演員還能拍什麼戲?

隨着《大秦賦》的熱播,大衆再次感受到了中年男演員的魅力,評論都在爲張魯一、段奕宏、辛柏青等演員終於接到了適合他們的劇本拍手叫好,拋開這部劇本身的BUG設定不談,8.4分的高分裏起碼一半都是給演員的。

差不多和《大秦賦》同檔期播出的《只爲那一刻與你相見》口碑就比較慘烈了,44歲的陸毅在這部劇裏愛上了30歲的李一桐,中年偶像劇裏最常見的“老少戀”設定,網友紛紛痛心疾首接過正劇的陸毅爲什麼會淪落至此:

佟大爲新劇《愛的釐米》開播後口碑也慘遭翻車,觀衆不解40歲的佟大爲爲什麼還在執着於偶像劇:

回顧這幾年的影視劇市場,中年男演員的戲路似乎正在趨向一類化。市場都在討論中年女演員的戲路太窄,窄到不是婆婆就是媽,在相關談論中,更多聚焦的是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倒是鮮少有人留意到問題的另一面:在整體娛樂化、年輕化的時代中,中年男演員就一定有戲拍嗎?又或者,市場是否給中年男演員留有好的角色選擇嗎?

我們在爲中年女演員聲援的同時,也不要落下了對中年男演員的關注。

除了戀愛就是當爹,

中年男演員還有別的選擇嗎?

影視劇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演員年齡一旦進入40歲,演員的戲約就會變得越來越少。不過總體而言,中年男演員的處境還是要優於中年女演員的。

尤其是在電影圈,扛起票房號召力的幾乎都是40+的“叔圈”,比如“百億先生”黃渤、吳京、徐崢、沈騰等,這些中年男演員在大熱院線檔期中佔據着絕對的主導地位,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他們自己有着主導電影項目的話語權,在演技和人氣得到認可的同時,他們自己也轉型成爲了導演、製作人、編劇,否則主動找上門來的好角色也不會太多。

但是在由市場主宰的電視劇圈裏,一衆中年男演員的處境就不太好過了。

40歲以後,即使是頻繁刷臉的當紅中年男演員,能夠選擇的角色也非常受限。像同是70後的鐘漢良、靳東、佟大爲等,雖然一直有戲約,但能夠選擇的角色大抵都是大叔+蘿莉的“忘年戀”,尤其是近三年主演了四部都市情感劇的靳東,人設幾乎都是爲迷途少女指點迷津的精英。

像孫紅雷、張嘉譯、陳建斌、黃磊這類中年男演員也早已和“爹味”掛鉤,他們在都市劇裏的身份幾乎都是孩子的爸爸,如果中年男演員想要轉變角色形象,剩下的另一條路就只能去情感劇裏挑戰“忘年戀”,孫紅雷在《好先生》裏被小16歲的江疏影熱烈追求;陳建斌在《愛我就別想太多》裏和小20歲的李一桐“霸道熱吻”;張嘉譯在《急診科醫生》裏牽手比自己小14歲的王珞丹……

中年男演員的戲路越來越窄,觀衆對有三觀爭議的都市情感劇自然也是不滿的,這些實力派中年男演員能不看重口碑嗎?但他們對此束手無策,連張嘉譯都吐槽自己實在不想演忘年戀。

等了三年,張嘉譯才遇到聚焦小人物生活的《裝臺》,但他在劇中的人設,依舊是孩子的爸爸。

真正靠運氣和實力改變戲路的中年男演員寥寥無幾,潘粵明的《白夜追兇》、秦昊的《隱祕的角落》都是他們職業生涯裏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在遇到這些高光劇本之前,他們都曾經歷過很長的事業低谷期。

頭部中年男演員仍活躍,

腰部以下中年男演員正在面臨失業

中年男演員裏,觀衆能夠看到的其實都是少數的“倖存者”,金字塔的頂端底下,更多的中年男演員正在面臨集體失業。

去年《演員請就位》播出的時候,曾經的偶像劇王子明道在節目中誠懇地表示,在來到節目之前,他已經有一整年都沒有任何戲約了。

“過氣”是明道必須要承認並接受的事實,隨着市場喜好的更迭,連曾經扛起偶像劇大旗的明道都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從未喫過流量紅利的中年男演員了。

曾經在電視劇史上貢獻過諸多經典角色的老戲骨濮存昕,有一次在接受採訪時自稱自己已經在影視劇市場沒有機會了,自己演的戲也沒有人看。

這話讓人聽着很不是滋味,並不是因爲濮存昕能力不夠演不上戲,而是因爲市場已經沒有合適他的機會了。

失業的中年男演員何其多,曾經和孫儷、佟大爲共同主演過《玉觀音》的房子斌,步入中年以後事業走起了下坡路,沒有戲約,如今只能在家帶娃。

曾和章子怡主演過《我的父親母親》的演員鄭昊早已在影視圈查無此人,只能在各種小透明作品裏噹噹配角,剩下的時間,也是在家帶孩子。

還有“周易時代”裏的系列男主角于波、楊俊毅、黃海冰、沈曉海等中年男演員,各自的出路也只剩下息影和當配角。

比如於波這幾年就接連在《尋秦記》《神鵰俠侶》《芸汐傳》《倚天屠龍記》等古偶劇裏打醬油。

前段時間《我就是演員3》陣容曝光,李汶翰、郭品超、許君聰、葉祖新、潘斌龍等中年男演員的名字赫然在列,也驗證了這些演員無戲可拍的窘況,只能通過綜藝冒頭。

囿於市場困境,絕大部分腰部以下的中年男演員早已有意“轉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生活上面。

歸納言之,中年男演員的生存現狀大概是這樣的:少數的中年男演員,一半在一線大製作作品中獨挑大樑,另一半囿於電視劇圈當爹或者談戀愛;絕大部分的中年男演員,和中年女演員的現狀一樣,尚有名氣的還能在各種劇裏打打配角,寂寂無名的基本上都沒戲可拍。

中年男演員的困局,

還有什麼辦法能化解?

爲什麼中年男演員越來越難遇到好的角色和劇本了?一方面是因爲如今的市場流量當道,隨着視頻網站崛起,自制劇比例加重、成爲待播劇的重要出口,它的地位已經能夠跟電視臺比肩,視頻網站區別於電視臺嚴肅傳統的風格,更傾向於選擇更年輕態的作品,所以在演員的選擇上自動忽略了中年男演員羣體。

再加上這些年青年男演員的演技愈發純熟,即使是正劇,也更願意向有話題、有流量的青年男演員拋下橄欖枝。所以對於沒有流量的中年男演員來說,留給他們的角色更多的都是綠葉配角。

另一方面,還是因爲市場能夠反映中年人生存狀態的作品太少了。

哪怕近幾年熱播的各種家庭劇,比如《少年派》《小歡喜》《帶着爸爸去留學》,表面上看都涉及到了中年危機,但都是浮光掠影,其重頭戲還是聚焦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這是所有家庭劇的共同特點:中年人大多都是作爲陪襯的功能性角色。電視劇不願意過多聚焦中年人在生活中的苦悶掙扎,所以留給中年男演員可以發揮的空間就不太多。

再加上影視劇的類型愈發單一,中年男演員的選擇也更加單一。

中年男演員和中年女演員的困境是相通的,想要徹底化解,還需整個市場共同努力。不過,前陣子黃曉明二度拿下金雞獎、印小天拿下金雞配角的好消息,算是給了中年男演員們一些積極的信號。

再加上現如今不少趨於中年的男演員蓄勢待發,像肖央今年拿下了百花獎和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雙重提名,未來還有三部待播作品:電視劇《號手就位》和《誰是兇手》,以及電影《人潮洶湧》,發展前景可觀;而張魯一更是手握《長河落日》《花開如夢》《燃情大地》《新海》等多部影視劇資源。40歲的中年男演員,正來勢兇猛。

演員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何愁沒有熬出頭的機會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