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的一个深夜,江阴10岁男孩小明(化名)突然觉得不舒服想吐,妈妈以为孩子只是吃坏了肚子,没有在意,还叮嘱孩子去卫生间。

没想到的是,小明走向卫生间的途中,竟然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孩子的突然晕厥,把小明爸妈吓坏了,赶忙抱起孩子送医。经过血液化验,小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仅有5g/dl,要知道如果低于6g/dl,孩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情况,就等于身体里面一半的血都没有了。”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刘静诊断,小明已经重度贫血,立马安排输血。不过,小明并非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考虑还是消化道出血。

小童贫血,竟是它惹祸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小明被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导致的胃出血。此外,小明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途径为传染者传播。进一步检查发现,小明的妈妈也携带幽门螺杆菌,爷爷更是有长期胃病史。家人一起共用餐具,有时也会夹菜给小明,这也加大了小明被感染的可能。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肚子疼、吃不下饭,这样的孩子还不少

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例子还不少,因父母工作较忙,江阴6岁女孩小花平时的饮食起居大多为奶奶照料。

近期,小花接连几天说自己肚子疼,并且不肯吃饭,人也越来越瘦,体重较正常孩子的体重标准轻了近20%。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家人带着孩子来到了江阴市中医院儿科。儿科主任欧阳冰看了小花情况,让其进一步做了碳13呼气实验,不出所料,小花幽门螺杆菌呈阳性。

据奶奶反映,自己也挺注意卫生的,孩子小时候并没有咀嚼喂饭,不过太烫了会帮她吹吹。此外,有时候奶奶自己吃饭时,孩子也想吃,奶奶就用自己的筷子给小花喂饭。

用大人吃过的筷子给孩子喂饭,给孩子夹菜,帮孩子吹凉饭菜,是许多父母的习惯。殊不知,正是这些习惯,害了孩子。

“咀嚼喂饭、口口传播、共用筷子等行为习惯,并不少见!尤其是老一辈的隔代喂养,个人卫生相对会差一点。”江阴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欧阳冰表示,虽然一个星期只有一天在门诊上,但平均一个月内查出幽门螺杆菌的孩子不下十例

顽强细菌,超半数中国人感染

幽门螺杆菌( 简称 Hp ) , 是慢性感染病中最常见的细菌。它呈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带有 2-7 条鞭毛,别看它长得萌,却是人体内“打不死的小强”。一旦传染,特别容易传播,治疗后仍然容易反复。

大部分时间,幽门螺杆菌可以和成人和平共处,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幽门螺杆菌特别喜欢找“软柿子”捏,遇到老人、孩子等抵抗力差的,就容易惹出大病。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在中国,成人的感染率高达59%。

有数据表明,我国10岁以下的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达到了40-60%,感染者中,轻者是消化不良,消化、吸收功能欠佳,生长发育延缓,重者会贫血,甚至患上消化道溃疡,引发出血

当家人有泛酸、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就可以考虑去医院做一个碳13呼气试验来确诊,以免传染孩子。

我们该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

◆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孩子要用单独的碗筷,不要用大人的筷子给孩子喂饭;更不要嘴对嘴亲吻孩子。

◆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

◆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

◆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保持良好习惯,科学养育孩子才是爱孩子的最好方式,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人的呵护下,健康长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