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对“玩”这个词,存在很大的误解。玩可以是单纯的玩耍、嬉戏,也可以是与学习相结合的正确的“玩”,让学习变得更有趣,用四个字概括来说就是“寓学于乐”

看到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父母或老师总是会用类似像韩愈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话来劝诫孩子,可是对孩子来说学习已然很苦闷,“苦做舟”更会降低孩子学习兴趣。我们应该想办法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想法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强调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主张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释放天性带有趣味性的去学习。贝尔科教作为国内STEAM教育的早期开拓者,一直倡导让孩子在“玩”中学,并且将该教育理念运用到了课程研发当中。

达尔文从小就喜欢昆虫,经常在田野里逮小动物、小虫子玩,还会经常在路上趴着,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正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愿意去玩这些小动物,同时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如果父母当初制止他,他也很难成为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他的成功,正是“玩”出来的。

孩子在“玩”中学的优势

1、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事

孩子都喜欢玩耍,讨厌枯燥乏味的事情,当孩子面对学习是以快乐为前提,以求知为动力的时候,将会极大地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会让孩子爱上学习。

2、知识点学得快、记得长久

伟大的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曾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学习找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在玩中学,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丰富孩子的知识,积极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孩子就会学得快,通过自己的理解记忆知识点也更记得牢。

3、思想会变得活跃

在“玩”中学习,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开发,当孩子对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大脑会特别活跃,当孩子进行深度研究的时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能提升孩子的智商,让孩子更聪明。

4、为将来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础

洪兰教授的教育理念从来不是去逼迫孩子学习,更多都会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她说:“像很多基本能力像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这些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若父母不让孩子去“玩”,那么很容易会阻止了孩子的发展”。

孩子从小养成“乐学”的习惯,实际上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这样的孩子在面对以后的未知时,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节奏,在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有很好的表现。

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寓教于乐

1、运用游戏开发大脑

父母可以在孩子小时,运用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来开发孩子的智力,例如“老鹰捉小鸡”不但锻炼反应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集体意识,“成语接龙”可以培养孩子对成语的热爱,引导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开发孩子大脑。

2、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制造手工、画画、剪纸等等一些侧重动手的游戏,看孩子对哪种比较感兴趣,孩子在动手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大脑,在孩子完成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后,还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3、多向孩子提问题

父母在孩子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时不时的问问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玩折纸的时候问问孩子可以想出来另一种折法吗?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选择它?当孩子想要买冰淇淋或者其他想要的东西时,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妈妈会给你买呢?

4、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

物理学家查理德德·费曼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当他还很小的时候,父亲拿回来许多颜色的小瓷片,把它们垒起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小查理觉得很有意思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去推,后来慢慢学会后,父亲加大难度,要变换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位置,这是查理德德对算数原理初步的认识,父母们也可以用类似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更加具体地认识那些抽象的理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不要只把游戏和玩当作“不务正业”,要好好利用孩子爱玩的特性。实际上,孩子通过游戏学到的知识比从书本上学到的要快速且牢固,所以父母要学会让孩子在“玩”中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