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完全不同,以前,村民们购物都要去商店,如今,大家通过手机就能在网上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虽然方便,但也给一些人带来危机,譬如,年近半百的王大叔原为一名司机,帮助村里村外运输货物,可随着快递、物流等行业的兴起,大叔的业务越来越少,大叔的妻子原在家开店,但村民们在商店买货的越来越少,生意清淡,不过,大叔和妻子转变观念又开始新的“行业”。

“走过的大爷大妈,路过的村民朋友们,都过来瞧一瞧、看一看,这里有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只要您想要的,这里应有尽有,有钱的撩个钱场,没钱的拿旧手机也可以换……”在安徽皖西南乡村路边,大叔和妻子把车上的货物搬到一块草坪地上,然后吆喝起来,不一会儿,吸引众人前来围观。

大叔是山东人,近些年,他看到很多人在网上购物,各种东西都能买到,不过,他觉得网上购物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在购买前只能看到货物的图片,不能看到实物,其颜色、大小、使用起来是否顺手等只能通过图片介绍和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于是,他想到既避免这种弊端,又能让自己增收的一个方法。

两年前,大叔购买了货车,然后通过最优惠的进货渠道,将一般人家需要使用的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批发下来,再装在车上,各个乡镇跑,让村民们在路边就能购买到所需要的物品。“以前把店开在家里,现在是把‘店’开在车上,开在路边的空地上。”大叔笑着说。

路边的商店有很多,那么,大家凭什么会购买大叔的货物呢?大叔连忙说,当然,他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各种商品齐全,大家挑选的机会有很多,其次,价格便宜,有些类别的商品样样2元,有些类别的商品样样5元,有些类别的商品样样10元,比一般商店便宜近小半以上,再次,没带钱的人或者手边的旧手机的村民拿旧手机可以换所需要的东西。

很多人被大叔的吆喝声吸引,都来“捡便宜”,不少路过者也阔步向前来凑个热闹,一位“凑热闹”的储姓村民表示,“有合适的就买,也算捡个便宜,没合适的东西就算了,看看也不浪费什么。”

大叔在路边卖货,一般都在乡镇村,他介绍说,现在有些地方的乡镇村,高楼迭起,人也不少,而他卖货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拿旧货旧手机也能换所需要的物品。他称自己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别人,让别人有更多的交易方式,另外就是使自己多了一个挣钱的渠道,因为旧货出手时,也有一点利润。

“做这一行要吃得苦,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刮风下雨,都在外面,有时吃住就在车上。”虽然天气转冷,但大叔把车上的货物搬运下来就出了一身汗。为了赶时间,白天卖货,他经常晚上开车,这不,趁妻子照看的时候,他把纸板铺在地上休息。

由于开车各地跑,不知道当地的气温,经常被人“笑话”,有时别人穿着厚厚的外衣时,大叔和妻子还穿着短袖。“你们不冷呀?”“不冷,不冷。”这样的情景在一处处呈现。

大叔总是说,虽然是在路边“开店”,但进的货都与超市货物一样,很多包装盒上还写着“超市专供”字样。社会不断发展,很多行业模式在调整,大叔也不知道这行能做多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