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即刪)

《琅琊榜》在國產古裝劇中十分耀眼,但要和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比,還是差了點。

這個回答很主觀,請把40米的砍刀收好點,我會有點怕。

《琅琊榜》豆瓣評分9.4,《我的團長我的團》豆瓣評分9.5,之前在豆瓣上,前者的評分是9.2,後者的評分是9.6,今天不知道怎麼又變了。不過,後者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於前者。

《琅琊榜》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兩部劇,可以說是目前極具代表的優質國產劇,一個代表古裝宮廷復仇類的良心劇,無論是造型還是禮儀,都儘可能做到了一絲不苟。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抗日戰爭劇,跟一堆抗日雷人神劇截然不同的是,它儘可能的講述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的英勇,中間些許帶着太多無奈和氣憤。很多同類型的劇給人的感覺是“不切實際”,它反其道而行之,儘可能展現了戰爭本該有的“真”。

《琅琊榜》中看着梅長蘇一步步將惡人繩之以法,或者採用江湖手段,將七萬梅嶺的將士屈辱還以清白。看梅長蘇收拾壞人,爽;看飛流將夏江打得滿地找牙,爽;看皇帝氣急敗壞,重審冤案,爽;看靖王和林殊重拾兄弟情,還是爽。

終於,惡人有惡報,蒼天從來沒有繞過壞人。

其實,這些情緒,比起《我的團長我的團》引爆的人性和戰爭之惡,要單薄許多。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第一次將遠征軍搬上大熒幕,這些人衣着襤褸,說話不修邊幅,同在一個屋檐下,僅僅只是爲了一碗白菜豬肉燉粉條,都要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第一眼看到他們,別說保家衛國了,他們甚至混得和泥菩薩差不多,自身難保是常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屏幕前時不時有鮮血,時不時有嗡嗡的蒼蠅在飛。

可在危難的關頭,這些人靠着靈魂人物——團長,打了一場又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只是最後還是沒能夠如很多勵志電影的最後,凱旋歸來,衣錦還鄉。

那種明知道勝算不大,還要拼命往前的倔強,叫做華夏子孫的骨氣。那種曾經狠狠被捱打過的疼痛,是因爲叫落後的東西引起的,所以,我們不能忘。

《琅琊榜》是一部良心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段心酸且不能遺忘的歷史。

《琅琊榜》中主角是梅長蘇,靖王,郡主,飛流,大統領等等,主角雖多,但很鮮明,這也是很多電視劇的通性。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主角是誰,是碎嘴孟煩了,是硬漢迷龍,還是外柔內剛的阿譯,亦或者是慈悲平和的獸醫……

這部劇裏,沒有絕對的主角,可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個人都又慫又貪又仗義,很矛盾,卻又很通透。

比起十全十美的梅長蘇,粗糙到不修邊幅卻赤誠的團長更令人心動,當然,這個觀點也很主觀,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來討論。

前者是爲故人而戰,後者是爲民族請命,爲未來而戰。

我個人覺得國內目前比《琅琊榜》更好看的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你覺得呢?如有更多好看的電視劇,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