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巡迴檢察組》開播以來,很多人都說米振東大有來頭,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看過第19集和第20集後,才明白米振東的大有來頭並不是指身份,而是其所信奉的價值觀。

馮森和羅欣然去了一趟米振東家裏,儘管沒有說服米振東的妻子童曉娟,但也不是毫無收穫。馮森通過一本名爲《電腦山莊殺人案》的小說,想明白了自己的鄭瑋麗是如何被害死的。關於兩者之間的聯繫,之前已經寫過一篇文章進行分析了,在這裏就過多贅述了。

除了《電腦山莊殺人案》,另一本書更爲至關重要

但是馮森在看《電腦山莊殺人案》之前,還看了另外一本書,名爲《施劍翹復仇案》。先來說一下施劍翹其人,奉系第二軍軍長、前敵總指揮施從濱的女兒。1925年施從濱戰敗,被孫傳芳梟首於蚌埠車站,並且示衆三日。當時年僅20歲的施劍翹就立志爲父報仇,之後便一直在尋找機會。直至1935年,施劍翹在天津佛教居士林成功刺殺了孫傳芳。

《施劍翹復仇案》便是圍繞施劍翹刺殺孫傳芳事件展開的,但所涉及的內部並非僅僅侷限於這件事本身。刺殺成功後,施劍翹並沒有逃走,而是主動投案自首。最終施劍翹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由於施劍翹是爲父報仇、加上孫傳芳曾南拒革命之師,當時很多報紙稱其爲“女中豪傑”、“巾幗英雄”。

一時間呼籲特赦施劍翹的輿論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連馮玉祥、李烈鈞、于右任、張繼、宋哲元等人都出面呈請國民政府予以特赦。1936年10月14日,在入獄11個月的時候,民國政府赦免了施劍翹。

在《巡迴檢察組》的鏡頭之下,大家可以看到《施劍翹復仇案》中有兩行字下面是劃了紅線的,“媒體炒作:公共正義與城市大衆的同情”和“ 國家特赦一一國民黨統治下被認可的暴力”。這兩條紅線應該是米振東劃的,代表米振東對這兩個章節特別關注。在BD百科上,《施劍翹復仇案》內容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情”能否超越“法治”。

米振東,一個能讓馮森想跟着他走的人

從米振東家回來的路上,馮森說米振東是一個非常有氣場的人。尤其像馮森這樣的人,很容易會跟着米振東走。羅欣然問爲什麼,馮森說自己十年都報不了妻子的仇。馮森之後的話,更是把羅欣然給嚇到了,居然想把犯罪嫌疑人都抓起來嚴刑拷打。仔細琢磨這段話,信息量不可謂不大,內容更是別有深意。沒錯,這就是米振東所信奉的價值觀。

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黃氏父子

在《巡迴檢察組》中,最讓人心生畏懼的便是黃雨虹和黃四海父子了。爲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多次設局構陷張一葦,從而逼迫張友成就範。張友成、鄭雙雪明知道是黃雨虹在背後帶鬼,但卻無可奈何。估計正在追劇的觀衆中,有不少人都恨不得能狠揍黃氏父子一頓。假如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遇到了黃氏父子這樣的人,大家又會怎麼樣呢?

答案很明顯,張友成這樣的人都要避其鋒芒,甚至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試想一下便知,一般人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米振東或將成爲下一個劉華強

現階段敢於跟黃四海正面剛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馮森,另一個便是米振東了。馮森自然不必多說了,拋去其身份不談,單是主角光環就足以在劇中“橫着”走了。

米振東只不過是一個包工頭,那麼他到底憑藉的什麼呢?爲什麼敢說讓黃四海死在監獄裏這樣的狠話呢?有句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就是不守規矩的人。好比在馬路上開車,就怕遇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了。不僅把自己置身於險地之中,而且時刻威脅着別人的生命安全。

當然了,米振東並不是蠻不講理的混人,不然馮森也不能說自己都想跟着米振東走。米振東有自己的一套準則,比如說不會爲了自己利益出賣別人。沈廣軍誣陷鄭銳、黃四海遙控外面的人踩斷胡大軍母親的腿,米振東只要說出實情,這兩件事應該都可以立功減刑的。但米振東沒有這樣做,哪怕與黃四海有矛盾,也沒有以告密的方式進行報復。還有米振東是因爲盜竊才入獄的,而童曉娟則表示米振東是“劫富濟貧”。米振東有罪不假,但被米振東盜竊之人主顯然也不是什麼善類。

從那本被劃了紅線的《施劍翹復仇案》來看,米振東所信奉的價值觀已經呼之欲出了。如果所料不錯的話,等到《巡迴檢察組》播完之後,會出現一批米振東粉絲。如同當年的《征服》一樣,至今還有很多人念念不忘孫紅雷扮演的劉華強。米振東極有可能成爲《巡迴檢察組》中最具爭議性的人物,其後續影響力大概率是會超過主角馮森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