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告知法華會上的菩薩說:你們仔細聽着!如來有祕密而又神通的力量。一切世間的天神、世人、惡神,他們都認爲釋迦牟尼佛現在才離開淨飯王的王宮,來到距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坐在道場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道智慧。然而,善男子!我自成佛以來,確實已經歷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兆劫時。譬如有五百千萬億兆阿僧祇那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有人統統磨碎爲微塵,向着東方行走,每經過五百千萬億兆阿僧祇的國土,就留下一粒微塵,這樣繼續不斷地朝東前行,直到散盡所有的微塵。各位善男子!你們意下以爲如何?這樣的世界究竟有多少呢?能用思維,能用算數想象和測知它的數目嗎?

彌勒等衆菩薩都向佛回答說:世尊啊!這樣的世界無量無邊,既非算數所能測知,也非心力所能想象。一切修行聲聞,緣覺二乘的人,用他們斷盡煩惱的無漏智慧來思維,也不能想象或測知這一數目的邊際。我們雖已到達不退轉的菩薩果位,對這一數目也不能透徹曉悟。世尊!這樣的世界真是不可計數,無邊無際。

這時,釋迦牟尼佛告訴大菩薩們:各位善男子,我現在明白何你們宣示。這樣的世界,如果把放有微塵及未放微塵的世界,又全部磨碎爲微塵,以粒微塵爲一劫時計算,我成佛以來的劫時,已經超過這個數字百千萬億兆阿僧祇劫。自那時以來,我常在這娑婆世界說法,教化衆生,也在其他世界百千萬億兆阿僧祇那樣多的國土中,教導衆生,利益衆生。

各位善男子,從我成佛到現在這段時期中,我曾說到然燈佛等人之事,又曾談到他的入於涅槃。這些都不過是方便善巧的分別之說而已。各位善男子!如果有衆生來到我的處所,我就用佛眼觀察他們的信、進、念、定、慧五根,看他的本性聰明還是愚鈍,根據他們的感應情況應機設教,因此處處列舉自己的不同名號,談論自己的年紀大小,還說自己現在應當入於涅槃,又用其他種種方便法門,演說微妙精深的佛法,從而能使衆生萌發歡喜之心。

各位善男子!如來知道大衆喜歡小乘法,對於那些道德淺薄,煩惱垢重的大衆,如來就對他們說:‘我年紀很輕就出家修道,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然而從我成佛以來,確實已有前面所說的那樣久遠,只是爲了用方便法門教化衆生,使他們發心證入佛道,所以才這樣說的。

各位善男子!如來演說的一切經典,都是爲了救度衆生脫離苦難,如來有時說自己的身,有時說諸佛的身;有時示現己身,有時示現他佛身;有時開示自己的本事因緣,有時開示他人的本事因緣;雖有種種言說,卻都真實而不虛。爲什麼呢?如來以真如實智的知見,洞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事相,既沒有生,也沒有死;既不退於外,也不出自內;既不住世,也不入滅;既非實有,也非虛妄;既非諸法體,也非諸法異體;不像三界中的衆生,見到三界,就是三界。諸如此類的事相,只有如來才能洞明透曉,沒有半點錯謬。因爲各類衆生都有種種的習性,種種的嗜慾,種種的業行,種種的憶想和分別,所以佛爲讓衆生種下一切善根,纔有種種因緣,種種譬喻,種種言辭,種種的說法,來教化衆生。這一切所應做的佛事,如來從未有過一刻的放棄。這樣,自我成佛以來,時間已經極其久遠,壽命已有無數阿僧祇劫時,永恆常在,無生無滅。

各位善男子,我原來修行菩薩道時所成就的壽命,至今尚且未盡,即使與上面所說的塵劫數字相比,也要加倍久長。然而我現在並非真的入於涅槃,卻倡議應當求取涅槃,這只是如來開方便法門,教化衆生的說法而已。爲什麼呢?因爲如果對衆生宣說佛能長久住世,不入涅槃,那麼道德淺簿的衆生,就會一味依賴,不種善根,貧窮下賤的衆生,就會貪戀於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情慾,墮入執著憶想和顛倒妄見的羅網中。如果他們看見如來永恆常在,永不入滅,就會產生驕傲放縱之心,從而厭倦懈怠,懶於修行,失去如來難見難遇的想法,缺乏恭敬尊奉佛陀的心願,因此如來才用方便善巧的方法說道:‘各位比丘!你們應當知道,諸佛的出世,真是難以遇上的大事!爲什麼呢?因爲道德淺薄的人們,經歷無數百千萬億劫時後,有人見到了佛,有人沒有見到佛,因爲這個緣故,我才這樣說:各位比丘!如來極難見到。

這些衆生聽到這樣的說法後,一定會在心中生起難見難遇佛陀出世的想法,懷着愛慕留戀的心願,殷切渴望見到佛陀,於是才能種下善根。因此如來雖然不是真的滅度,然而仍用方便善巧之法說是入了滅度。

另外,各位善男子,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所說的法無不如此,爲了救度衆生而說法,全都真實而不虛。譬如有位優良的醫生,他智慧聰穎。通曉一切藥性和藥方,善於醫治各種疑難雜病。這位良醫子女衆多,有十個,二十個乃至上百個子女。良醫因爲替人治病,遠涉其他國度。子女留在家中,無人照管,一時誤飲了父親的毒藥,藥性發作後,無不悶絕狂亂,滿地打滾,痛苦難言。在緊急的時候,父親從國外回到了家鄉,喝下毒藥的孩子,有的已失去了本有的理知,有的尚且清醒。他們遠遠看見父親,心中萬分欣喜,大家一起叩拜問候說:“父親平安歸來,身體無恙吧!我們一時糊塗,誤飲了毒藥,懇請父親救治我們,再給我們一次生命吧!”

“父親見孩子如此痛苦,於是按照各種醫經中的藥方,尋求最有效的解毒藥草,藥草色香美味無不具足,又經過搗碎篩選,仔細拌合,讓孩子們吞服。父親對孩子們說:這是最有效的良藥,色之香,味之美,一應具足。你們服下之後,痛苦很快就能解除,再不會留下什麼病患。’中毒的孩子們,有的尚未失去理知,看見父親拿來的良藥,顏色味道都不錯,於是馬上吞服,立刻藥到病除。其他中毒太深而迷亂髮狂的孩子,看見父親遠道歸來,雖也欣喜問候,央求父親治病,然而一旦拿到父親給他們的對症良藥,卻口稱味道不夠甘美,拒絕吞服。爲什麼呢?這是因爲毒氣太深,失去了自心本有的理知的緣故,因此如此色香味美的上好良藥,他們卻誤認爲不甘不美。於是父親暗暗作念:‘孩子們實在太可憐!中毒太深,理性已迷亂而顛倒,儘管見到我回來很歡喜,央求我爲他們治療,但是一旦對症送上好藥,他們卻不肯服下。現在我應設計方便法門,讓他們服下這救命解毒的良藥。

於是父親立刻對孩子們說道:‘你們應當知道,我已年邁體衰,風燭殘年,行將就木。這些爲你們特製的上好良藥,現在就在家中,你們可以隨時取服,不用憂慮病症不能痊癒。’說完這番話後,父親又再次遠走他國,接着就故意派使者回來對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啊!他已經在異國去世。”

孩子們聽到父親逝世的消息後,心中萬分憂傷悲惱,於是都這樣想:‘假如父親健在,他會因慈愛而憐憫我們,救護我們。現在父親舍我們而去,在異國他鄉逝世,如今我們孤苦伶仃,無所蔭庇,再沒有父母可以依靠了。他們心中悲慼傷感,反而逐漸醒悟,知道父親遺留的解毒良藥,色香而味美,於是取出服用,病毒立刻驅除。父親得知孩子全都恢復健康的消息,不久也從國外返回故鄉,使孩子們重又得見他的慈顏。

諸位善男子!你們認爲這個譬喻怎樣?會不會有人說這位良醫撒謊,從而犯下妄語之罪呢?“不會啊,世尊!”(大家回答說。)

釋迦牟尼佛接着說:我也同那位良醫一樣,成佛到現在,儘管已經歷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兆阿僧衹劫那樣漫長的時間,可是爲了教化衆生,我仍用方便善巧之法,自稱應當滅度。我想這同樣不會有人能說這是犯下虛妄不實的過錯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