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堡子

在华池县,悠悠的元城河,千百年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从华池县悦乐镇上堡子村元城河和柔远河的交汇处沿着悦铁公路一路北行,古城、堡子、寨墩随处可见。到华池县元城镇高沟门村,隔河远远望见,河对面台地半山坡一座雄伟的堡子映入眼帘。这就是庆阳市唯一石砌古堡式民居——刘堡子。

站在山下仰望,这座古朴典雅而又雄伟的堡子,像一名伟岸的哨兵挺立在村口,守护着全村的安全。沿着水泥路一路向上,山脚下,“庆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立在路边。

据《华池县志》(甘肃省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记载:“石堡子仅存元城乡高沟门村刘堡子一处,当地富户刘占文(有误,实为刘生廉)建于民国三至五年(1914—1916)。堡高10至12米,周长220米,全部用石块砌成。”

据建造者刘生廉曾孙孙刘金铭介绍,刘生廉是清末守将董福祥的部下,平乱后退役回家,带回一匹战马,一把老式毛瑟枪,一把长矛,一把大刀。回乡后的刘生廉和七个儿子辗转庆阳、陕北,苦心经营,奠定了刘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这座堡子花费银元4000多块,仅工匠就达二三十几人。所用石料全部从上下40多里的川道里开山凿石,然后由四匹骡马几头毛驴组成的运输大队运到山下,再用人力一块块抬或者背上工地,再根据需要,加工建造。堡子呈长方形。南北两个门洞和一个过道。是人们通往外界的通道。石堡依山傍河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016年,华池县出资38万元对堡子进行了修缮加固,新建了石阶,维修了通往石堡的道路。如今,登上堡子,再也不需要从沟底攀爬而上。沿着102级新修的台阶拾级而上,再爬上数十米是斜坡,就可以来到石堡子的城墙脚下。从南门而入,门头上雕刻着“兴盛寨”三个大字。据孙刘金铭介绍说:这是他的一位爷爷,清朝末年秀才刘洪昌题写的。意为:繁荣昌盛,兴旺发达。门洞比较低矮狭窄。这不难想象,是从防御的角度考虑的。顺着门洞走进城堡,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四合大院呈现在眼前。西、南两面均建有石阶,沿着石阶可登上堡顶。堡子南北长42米,东西宽30米。高十到十五米。建筑面积1023平方米。建有窑洞14孔,北侧6孔,东、西侧各3孔,南2孔。窑洞高度3.3面,宽度3米,深度6米。北侧和西侧各有一孔套窑。民国9年(1920年)地震时,南侧外沿的寨南石墙和石窑塌毁。院子南侧,作为储备仓库用的土木平房在1934年被谭世麟民团烧毁。目前,仅存13孔石箍窑。每个窑洞可居住十人以上,堡子内存粮可供人们维持半年生活,水井、石磨、牲口饲料、排水系统等一应俱全。

在石堡的四面,建有四个瞭望角楼,用来观察敌情和御敌之用。据说,在匪患猖獗的年代,恼羞成怒的土匪曾多次围攻。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企图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迫使堡子内族人们缴械。可是,刘氏族人早在建造堡子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切。里面的设施和储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土匪眼看着一块肥肉不能到嘴,只得怏怏返回。

通过过道,100多平方米的平台是饲养牲畜、加工粮食、提供水源和保卫的地方。建有围墙,墙上建有垛口和抢眼,备有滚石、枕木等防御物资和器械。遇到外界攻击,强有力的防御措施保障着堡子内部的安全,这正是在匪患年代这里从来没有被攻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乱期间,刘生廉救济灾民,救贫济困,还专门拿出了60块大洋聘请先生,在堡子内办起了私塾,免费为当地孩子教书,被人们称之为“刘善人”。

1943年至1947年,元城红色政权建立后,刘堡子十孔窑洞用于储备军粮。1948年陇东分区转移元城,警卫团驻扎于刘堡子。1950年到1953年元城小学在刘堡子办学四年时间。1958年至1961年,该堡子又被作为公粮储备仓库。2012年,被庆阳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配合政府保护文物,崇文尚武,纪念先辈,传承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刘氏家族于2012年宣布,全部搬离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了95年之久的石堡。还自筹3万多元对堡子进行保护性维补,安排族人轮流对堡子进行看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