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巩义市回郭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特别是对照“三宜”美丽新巩义的建设要求,认真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抓覆盖、盯重点、出重拳、用实招、动真格,实现了辖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覆盖,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完善架构,强化镇级领导。2020年以来主持召开全镇河长制专题会议4次,有效推动了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形成合力,强化部门联动。2020年以来联合巡查河道82次,巡河里程达630余公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0多起。三是全面覆盖,强化村组责任各村均成立了以村级党组织书记为村级河长、村民小组长为巡河员的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协助整改市级督办交办的各项问题。

(二)盯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一是狠抓工业污水治理。督促全镇6家铝加工和9家阳极氧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共安装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在线视频数据监控设备15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台,年处理污水750万吨。二是狠抓生活污水收治。在纬二路、G310国道等主干道新铺设污水管网2200米,处理居民生活污水220多万吨,实现安全、稳定、达标排放。

(三)出重拳,整治河流四乱一是从严查处私搭乱建。成立由我任组长的“四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类私搭乱建问题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签订“军令状”,实现限期拆除。二是铁腕整治随意采砂。全面排查整治伊洛河内采砂船只及河砂堆场。目前,辖区内所有采砂船全部清理完毕,非法采砂场已强制取缔。三是全面清理河道垃圾。将河道垃圾整治与周五“清洁河流行动”、周六志愿服务日相结合,有效的保护了堤防护岸,极大的缓解了防汛压力。(四)、用实招,改善河流生态一是引项目,建设农业生态湿地。郑州米娃娃家庭农场在伊洛河外滩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首个农业生态湿地项目。项目共流转土地3378余亩,年产值上千万元,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在调节地下水、控制伊洛河汛期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生态价值。二是抓绿化,强化大堤植被覆盖。在伊洛河堤坝两侧种植各类树种15万余棵,堤内堤外铺设护堤草14万平方米,形成堤顶绿荫夹道、堤下翠绿成片的生态景观。引导干沟、芦医庙、北寺等村在干沟河岸、漕河岸边建设游园共3处,保护了河道水源,美化居民生活环境。

(五)、动真格做好资源保护一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对水源地范围内的宇新化工厂予以取缔拆除,对高铁沿线两侧100米范围内的18眼水井予以填埋整治,对6处饮用水水井进行密闭,确保了群众饮水卫生。二是做好水务设施维保。投资9.8万元对卢医庙、驻架庄等2个村460米的老旧自来水管道进行维修升级,更换4台加氯机,维修3台水泵,杜绝了跑冒滴漏情况。三是扩大中水利用范围。污水处理厂设置了中水回用管道,用于全镇道路两侧绿地、树木浇灌等,每年节约自来水2万余吨。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抓好河长制工作,在以下4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利用镇电视台、村广播站、微信群等媒体,广泛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推动全镇上下形成知晓河长制、了解河长制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保护河道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共同营造关爱河道、珍惜河道、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二是夯实工作重点。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扎实开展辖区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治理;开展伊洛河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巩固河道“四乱”整治成果,坚决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定期会办、定期巡河工作机制,及时交办发现问题,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大力推进村规民约、治水公约等制度建设,增强广大群众环保意识,构建治水、管水、护水长效机制。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加强对村级河长的绩效考核,根据不同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将整改情况作为村级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

总之,回郭镇政府将认真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确保辖区“河畅水清景美岸稳”,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落实郑州西美战略,建设三宜美丽新巩义贡献力量。

来源:回郭镇 · 周鹏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