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8月。毛泽东给自己的历史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

这一年,年少的毛泽东亲眼目睹各地军阀割据。

此时,清王朝已经灭亡五年。

无数的百姓曾经为此欢欣鼓舞,剪辫欢庆新时代的到来。

人们不知道的是,封建余毒仍旧残存不灭。

各地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留下一段又一段的传说。

毛泽东的这句“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猛然点醒了自己的历史老师黎锦熙。

图 黎锦熙

1890年,2月2日。

黎锦熙出生在清朝一个官宦家庭中,他的父亲黎培銮是一名清朝贡生。

什么是贡生呢?

咱们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当时清王朝各府、州、县举荐到国子监的学生。

它的概念和我们今天听到的保送北清有一点点的类似。

贡生说白了就是朝廷给当朝官员子弟的一种攀登名校的快捷途径,有了这重身份,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就能够一脚踏入官场。

和众多官宦公子哥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少年。

黎锦熙从小就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学啥啥行,干啥啥强。

这才是黎锦熙的真正实力。

作诗、绘画、篆刻、音乐成为他年少时光的最爱。

15岁,黎锦熙顺利考中秀才。

17岁,黎锦熙又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

年少时期对于读书的那份痴爱,终究没有让他变成一个普通人。

在学校的史地部学习三年之后,黎锦熙顺利毕业。

毕业这一年,他的成绩位列全校第一。

图 | 黎锦熙

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随即灭亡。

黎锦熙宛如湖南教育界的时代先锋,开始尝试为新时代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914年,黎锦熙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历史教员。

而此时,毛泽东刚刚进入这所学校不久。

黎锦熙是个典型的教育革新派,他不仅倡导新式教育,还积极投身于湖南当地的新闻报刊中。

在进入湖南师范的第一年,黎锦熙便和杨昌济等人着手创办宏文图书编译社,负责编写湖南中小学教材。

为了方便工作,这群人又合力租下李氏芋园

图 | 李氏芋园

这块地方成为黎锦熙、杨昌济等人新的办公场地,也成为毛泽东和黎锦熙初识的地方。

这群积极践行教育革新的先驱,又在芋园组建哲学研究小组,主要用于介绍先进刊物,讨论读书心得。

年少的毛泽东此时还不会想到,黎锦熙会怎样影响自己年少的命运轨迹。

他此时担心的是如何填饱肚子。

因为就读师范学校,毛泽东的父亲直接断了他的经济来源。

学校虽然免学费,但衣食住行仍旧需要花费一笔钱,毛泽东只能省吃俭用,艰难度日求学。

大家所看到的毛泽东总是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补丁。

他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服装,更多时候,他都将精力投入到了读书中。

当然,这些书必须是他感兴趣的书。

很快,黎锦熙主编的《公言》杂志,成为了他的最爱。

这上面关于国内时局、国外战争的分析,引起毛泽东的极大兴趣。

他开始尝试性的打听这位老师的住处。

1919年,4月。

毛泽东终于在李氏芋园见到了黎锦熙。

那时候,毛泽东心中滋生的念想不是逃学就是弃学。

“有用之身,宝贵之时日,逐渐催落, 以衰以逝,心中实大悲伤。”

这段时期,可能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迷茫的一段时期。

他不知道读书能够给他带来怎样的改变。

年少时期的迷茫如同噩梦一般纠缠的他。

当时整个学期的课程有三十多门,毛泽东因为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对于他极其讨厌的数学,更是直接选择了放弃。

他的数学成绩常常不及格。

数学老师王立庵对此十分的着急,他知道毛泽东不是差学生,他的历史、国文成绩一向很好。

他不希望这么好的苗子,因为数学一个科目毁掉。

他特意找来毛泽东,苦心劝诫毛泽东,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你其他学科虽然很好,但是数学也一定要重视。

毛泽东开始和数学老师王立庵进行一场扯皮大赛。

毛泽东始终觉得学习一些无足轻重的课程,实在是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王立庵继续劝说毛泽东。

毛泽东实在没办法,反手说了一个更加直接的借口:

我年龄大了,学不进去!

这一年,毛泽东才年仅22岁。

图 | 毛泽东

年少叛逆,幸遇良师。

毛泽东自从李氏芋园拜访过黎锦熙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黎锦熙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毛泽东对于读书的看望,也让他放弃了弃学的念头。

毛泽东对于读书的看法,一项只看自己喜欢的,其余的一概不喜欢。

他在一生目标永远都很明确,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也一样。

黎锦熙对于毛泽东最大的影响,便是教会了毛泽东怎么去读书。

可能很多人会问,读书这玩意儿需要有人教吗?

需要。

具体怎么做?

简单来说只有八个字:

“通为专之基,新为旧之基。”

不能忽视基础,学识的积累要由面精炼到具体的点。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读中国历史,你至少要先知道中国有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十大主流王朝,了解到这些面的分布,你才能尝试细化到具体哪一个朝代再去深入了解。

本末倒置的例子,屡见不鲜。

中国贯穿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代的封建君王有一个很明显的通病,他们大多喜欢圈民。

何为圈民?

----你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

如果你出生在山村,那么一辈子的宿命就是看一眼村庄的繁华,目光所及,星空最远。

固定的区域,固定的居民。

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大家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

世界很小,小到只有方寸之地。

可能你觉得不可能,人可能有这么蠢。

但是你要明白,古代王朝没有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所有的刊印物全部掌握在国家的手中,民间擅自刊印读物,是为大罪。

民间的百姓,对于区域之内能够形成完整的认知已经不易。

这种圈民且强化愚民的政策到了朱元璋时期达到大成。

他为何要选择圈民?

因为朱元璋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贫穷一路乞讨,游走过很多地方。

他突然发现,原来的外面的世界竟然如此精彩,简直大有作为。

所以,成为帝王之后的朱元璋,坚定不移的推行圈民政策,一定不能让黎民百姓太过的接触外面的花花世界。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这种影响一直存在。

那时候,普天之下的百姓一直觉得我泱泱天朝为世间独有。

他们所能够看到的永远都是方寸之内的纷繁世界。

直到列强入侵,他们一直还以为这群人是哪里冒出来的鬼,还给他们一个黯然销魂的称号:

---洋鬼子。

图 | 清朝百姓和洋人的照片

所以,以面带点的读书方式,在帮助你塑造宏大世界观的同时,还能让你彻底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黎锦熙积极倡导的新式教育,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改革湖南教育弊端,彻底革新教育。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完美的契合了他的教育理念反偏差。

毛泽东成为黎锦熙革新教育受益的第一人。

多年以后,我们在毛泽东的身上,看到了多重的身份标签。

---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收藏家。

那时候,作为叛逆少年的毛泽东最喜欢的读古文、古典经籍。

对于这两大类的作品,表现出了近似癫狂的态度。

在认识黎锦熙之后,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所涉猎的内容有庞杂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方志学、佛学诸此等等。

后来他行军打仗,方志学给他的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

曾经让他讨厌的数学课,他也选择乖乖到王立庵的家中补习,尝试改变自己的偏科问题。

年少时期对于数学的叛逆,似乎在那一瞬间得到治愈。

儒雅少年,心中始终藏有大梦。

李氏芋园中,毛泽东得到恩师黎锦熙的分外照顾。

他从毛泽东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新时代青年。

他的眼睛里,到处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仔细望去,那时渴望救国救民,当动天下之心的希望之光。

图| 找到了一张稀有照片,这张照片你们应该很少见过~

黎锦熙看到毛泽东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他并没有用金钱帮忙毛泽东。

因为他知道,年轻人最在乎脸面。

如果给钱,可能适得其反。

他让毛泽东主动加入到他们主编的《湖南公报》刊物印发中,毛泽东负责一些文稿的抄写,而黎锦熙则会给予他一定的报酬。

初遇良师,如此贴心。

毛泽东闲暇的时候,总会去拜访黎锦熙。

在李氏芋园短短四个月内,毛泽东拜访黎锦熙二十多次。

1915年,9月。

黎锦熙离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前往北京任职。

留在学校里的毛泽东不断写信给黎锦熙,感慨知己难求。

对于他而言,黎锦熙不只是他的老师,更像是自己的兄长。

因为黎锦熙的年龄仅比他大三岁。

1917年,8月。

毛泽东给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

邵西先生阁下:省城一面,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莫可与语。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人谁不思上进?当其求涂不得,歧路彷徨,其苦有不可胜言者,盖人当幼少全苦境也。今年暑假回家一省,来城略住,漫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昨十六日回省,二十日入校,二十二日开学,明日开讲。乘暇作此信,将胸中所见,陈求指答,幸垂察焉。...然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冀可勉强支持也。阁下于此,不知赞否若何?又阁下于自己进修之筹画,愿示规模,作我楷法。思深言长,聊欲尽意,不觉其琐。乡弟泽东谨上八月二十三日

这封信十分的长,是毛泽东年少时期所写最长的一封书信。

信里面具体写了啥?

大多都是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身边缺少朋友的孤独感。

伤春悲秋本就是所有少年心中最为明显的特征。

只不过,此时毛泽东的心中多了一分忧国忧民的小心思。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毛泽东想告诉自己的老师:

我又开学了,很孤独!你赶紧回来吧,咱哥俩唠唠!

1918年,8月。

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图 | 毛泽东

毕业之后的毛泽东,在革命浪潮的裹挟下,一路狂飙奔袭。

他积极参加老家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也开始为了革命运动四处奔波。

他曾两次前往北京,在北京的黎锦熙老师,成为他最想见到的那个人。

毛泽东刚刚抵达北京时,杨昌济托人安排他到北大图书馆任职。

此时的他,还算有一笔不少的收入,可他的这笔钱仍旧用于购买大量的书籍刊物。

生活的拮据,让他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

任何时候,北漂对于年轻人而言都是十分的残酷。

毛泽东也一样。

他不仅是一位追梦的少年,还是一个为了生活劳苦奔波的人。

年少迷茫之际,同样又是自己的恩师黎锦熙帮他度过了难关。

黎锦熙在北京热情的招待了毛泽东。

他会在家里置办可口的饭菜,让在异地工作的毛泽东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他还会故意将“大炮台”香烟装满铁筒,满足一下学生的小爱好。

香烟点燃,烟头上的点点星火缓缓蔓延,一如毛泽东十二年后的梦想一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 | 1920年时的毛泽东

1920年,2月。

毛泽东在黎锦熙的家中,留下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年夜饭。

热腾腾的饺子面前,他们两人侃侃而谈。

他们不知道,这是他们漫长人生岁月里,最珍贵的一次年夜晚。

这一年,毛泽东离开北京,回到了长沙。

这是他革命征程的真正开始,毛泽东开始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漫长路程。

毛泽东带领这群核心骨干,活脱脱从三十而立的年轻人,变成了一群中年人。

陕北的岁月里,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压线压缩。

窑洞似乎成为了他们最后生存的空间。

所幸,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群人终于在陕北站稳了脚跟。

而毛泽东离开的那座城市,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期许。

他想去那座城市,看看曾经的老师,也回忆一下年少的那段时光。

图 | 哎!那段真的真的很穷苦的时期

这座城市里曾留下了他许多的记忆。

这里不仅是他第一次工作的地方,还有他的恩师,以及他的第一段爱情。

故人别离,整整29年。

他们老师黎锦熙的联系被战争无情割裂。

毛泽东更不会想到,重回北京城,他竟然还能够再次见到恩师黎锦熙。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毛泽东进入中南海。

京城阔别29年,毛泽东重回京城。

他在北京呆的时间不算太长,却留下了不少记忆。

来到北京没几天,毛泽东收到了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汤藻贞的祝贺信。

他马上给汤藻贞回信,得知他的恩师黎锦熙也同样在北京师范大学。

毛泽东难掩激动,安排好时间后,准备亲自去见一见自己的恩师。

图 | 毛泽东

饭桌落座时,毛泽东亲手扶着黎锦熙,让自己的老师坐上座。

黎锦熙推迟,坚决不坐。

毛泽东再三劝说,这些人中您最年长,理应您上座。

黎锦熙最终选择落座。

开饭后,毛泽东主动给自己的恩师黎锦熙敬酒,祝贺这次难得的会面。

这一天,曾经年少的故事,果真成为他们饭桌上最好的下酒菜。

饭桌上,黎锦熙说出了一件让毛泽东惊讶的事情。

---他们年少时期交往时的六封书信,黎锦熙一直保存。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感慨曾经的那段岁月,也感慨和平的来之不易。

那是一段你我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

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无数百姓被战乱裹挟,或成为棋子,或成为弃子。

晚年时,黎锦熙将一生大多藏书都捐给了图书馆。

临终时,他又将和毛泽东往来的那六封书信,捐赠给了博物馆。

这些书信中,力透纸背的浓墨下,曾经藏下了一个少年最初的理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