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城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生活着七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孩。

附近的邻居看着这七个女孩子,给她们起了一个仙气飘飘的名字。

---七仙女。

而刘志兰则成为七仙女中最具才华的女子。

她是那个时代的校花,也是众多人的偶像。

她的文笔优美,一手漂亮的字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喜欢。

不少的同学开始将她视为书法大家,没事的时候照着她的字体狂练。

上一代人的青春,如此的单纯且纯粹。

这一年,日军开始在华北地区横行无忌。

狼烟四起的年代里,刘志兰成为最为学校里最为亮眼的新星。

她感慨这个充满悲情的时代,也见证了在战争岁月里无数人的悲欢。

1917年,刘志兰出生在北京。

她的父亲已经略有成就。

早年时,父亲从河北来到北京谋生,几经周折,辛苦打拼终于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现在大城市买几套小平房。

那不是一个房价飙升的年代,她的父亲也没想成为那个时代的炒房客。

只是,看似冷血的几处小平房却能够给这家人提供最大的安全感。

那时的老父亲,站在自家的小院里,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总觉得大城市没有那么的冰冷。

大城市的阳光,竟也是这般的温暖。

而这温暖,像极了老家的太阳。

然而,美好的生活还没有享受多长时间。

她的父亲却悄然去世。

去世的那一年,刘志兰年仅三岁。

母亲负责养育家中七女一男,生活开始变得艰辛。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没有的丈夫的打拼,生活压力渐渐变大。

为了生活,她的母亲将家中的几间房屋出租,自己则帮那些租房的学生们洗衣做饭补贴部分家用。

枯燥的岁月里,刘志兰总能从自己女儿刘志兰脸上开心的笑容。

刘志兰天生活泼的性格,让她成了母亲心中最为重视的一个女孩。

母亲很早就把她送入学校读书。

在北师大女附中,刘志兰的身上又被贴上了一重标签。

---活跃分子。

图 | 刘志兰

在山河破碎,国家涤荡的岁月里,她成为学校里的一名优秀女战士。

华北地区爆发革命时,刘志兰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中,成为学校民先队长。

这一年,北京地区传出毛泽东的一张红星照。

北平诸多学子,开始对于陕甘一带充满了好奇。

故事源于毛泽东的这张红星照。

图 | 1936年,毛泽东拍摄红星照

1936年,斯诺给毛泽东拍下一张经典的红星照。

这片照片率先在北京公布,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

至于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恐怕这个问题还要从红军长征说起。

红军自从创建之初,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一直在游离奔袭。

蒋校长的军队在广东、江西、湖南展开大面积的进攻,毛泽东一行人只能选择进入西部山区。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驱赶红军,成为蒋校长一生中洋洋自得的得意大作。

他在对外宣传上,完全是以胜利者自居。

有的时候,他甚至让报刊媒体强行蛊惑民众,所谓的红军根本不存在。

脱生于南方地区的红军,在淮河以南可能被百姓所知晓。

可在淮河以北,红军没有大规模进入。

信息闭塞的时代里,百姓们压根不知道这支军队的存在。

图 | 红军长征路径图

诸如生活在北京、陕甘、山西这样的最北地区,民间的百姓大多不知道红军的存在。

所以,当年红军在陕北会师后,倾注一切力量要在陕甘、山西地区创建新根据地。

因为这两块地方多为山地,蒋校长想要在这种地形下发挥机械化军队的优势,几乎不可能。

山地的存在,却为毛泽东积极倡导的游击战提供无限发挥的可能。

再者,山西因为地形的孤立,民众对于红军的认识远远不足,这也有利用红军快速展开宣传,联合当地民众发展根据地。

这时候,斯诺偷偷进入陕甘地区,准备采访毛泽东。

我们从斯诺采访的日记中,也大抵能够得知在蒋介石控制的报刊媒体中,红军当时的宣传力度有多弱。

那时候,红军的形象多穿着破旧。

图 | 博古、周恩来、朱德、毛泽东

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一支能够救万民于水火的军队。

后来,出自斯诺手笔的一张“红星照”直接助推了红军的宣传。

恰逢卢沟桥事件爆发,华北地区一片狼烟。

全国范围内,无数爱国青年纷纷涌入陕甘地区。

刘志兰也一样,它同样是千千万万爱国青年中的一名。

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延安暗藏革命火种。

刘志兰不会想到,延安的环境竟然如此糟糕。

这里没有发达城市的便利,所有人的生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她们压根没法洗澡。

刘志兰来到延安没多久,浑身就已经长满了虱子,苦不堪言。

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所谓的革命,竟是如此的艰辛。

原来所谓的革命,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

原来在山河破碎、国家沦丧面前,真的有一群人为之艰辛努力,拯救残破的山河。

她开始知道,在北京的学生运动,大多都是情绪的对外宣泄。

那一年,她在前线不远处眺望到了远处弥漫的硝烟。

硝烟散去,不少人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刘志兰决定,即便不能投身前线战场,她一定要留在这里。

她选择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挺了下来。

年轻人前往延安,所有人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审查。

审查后便开始进入干部培训学校学习,刘志兰被安排进入陕北公学学习。

这是这群年轻人接受革命教育的必经之路。

在战争年代,打仗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红军因为生存艰难,每次占据根据地之后,都要苦心经营。

中央根据地不仅配备有像红军大学这样的专业军事学校,还有不少的工业学校、商业学校,以及像陕北公学这样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

刘志兰学校毕业后,成为其中一名分队长。

1939年,刘志兰跟随中央巡视团由延安前往晋东南视察。

太行山中,彭德怀、左权等人正指挥军队在晋东南一带与日军周旋。

刘志兰也不会想到,她的这次出行会遇到一段爱情。

在晋东南的革命宣讲大会上,刘志兰意气昂扬,充满活力。

台下的朱德夫妇拍手称赞。

他们两人看中了台上的刘志兰,准备将刘志兰介绍给左权。

左权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一直跟随革命队伍。

从东到西,从西到北,再从北到东。

一路走来,左权出色的军事素养,让他一路高升。

刘志兰来到太行山时,左权已经是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

他也是当时学历最高的一名军官。

才子佳人,得遇太行山。

刘志兰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来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仅两个月,她和身边的人大多熟络起来。

没事的时候,她总喜欢在根据地周围散步。

一次外出散步中,她恰好遇到了同样散步的朱德。

朱德主动提到了左权,希望能够撮合他们两人。

爱情的到来,让刘志兰不知道说些什么,朱德撮合的话,让刘志兰当场脸红。

她低头回答,一切听朱老总安排。

朱德哈哈大笑。

他说:

“打仗,我是总司令,你听我的,找对象,你是总司令,我听你的。不要以为是总司令介绍,就委曲求‘权’了。”

女子浅笑,心有所动。

这桩婚事,最终被朱德这位司令红娘撮合,左权和刘志兰喜结连理。

1939年,4月。

左权、刘志兰这对佳人在八路军总部潞城北村结婚。

这一年,左权34岁,刘志兰22岁。

抗战年代的婚礼,简单又真实。

他们没有华丽的西服婚纱,也没有闪耀的灯光。

一段迅速开始的爱情,成为太行山上的佳话。

新婚当晚,在苏联待过五年的左权,用俄语略带羞涩的对刘志兰说了一句话:

“亲爱的,你是沐浴在革命风暴中最美的花!”

他们结婚后,组织为了方便这对新人,刘志兰辞去延安职务,被安排到太行山北方局妇委会工作,左权则在八路军总部继续工作。

图 | 左权

不过,他们婚后的日子并没有刘志兰想象的那么幸福。

作为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的左权,常常忙于军务,无法顾及家庭。

聚少离多的日子,开始让刘志兰怀疑这段仓促婚姻的意义。

即便,刘志兰是怀揣有大梦的女孩子,她也不可能不期待一段真正的爱情。

毕竟,那一年的刘志兰才年仅22岁。

一年后,这对新人的孩子顺利出生。

还在八路军总部的左权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激动,他让彭老总为其爱女起名。

因为生于太行山以北,这个呱呱坠地的小女孩,有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名字。

---左太北。

孩子出生后,刘志兰的所有时间都被孩子占据。

她兹念于心的左权,仍旧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她。

那段时间的刘志兰,唯一的感受就是孤独。

1940年,秋季。

百团大战即将爆发,左权的时间越来越紧张。

在八路军总部,左权一天有将近16个小时投入在这里。

回家看望妻女成为他的奢求。

刘志兰心中积攒的怨气越来越多。

爱情最初的美好模样,她几乎一天也没有享受过。

这段婚姻,除了无尽的思念、孤独,刘志兰实在想不到好词儿来形容。

一天,左权终于回家。

刚刚到家的左权,看到左太北,急急忙忙的伸手抱起了自己的小女儿。

那一刻,良久未见左权的刘志兰,终于将心中怨气全部发泄出来。

“把孩子给我!你还来看我们干啥?”

左权愣住了。

他也没有想到,一向贤良达明的妻子怎么会发如此大的脾气。

左权放下手中的孩子,抬头看了看刘志兰眼中的泪水,他似乎在那一刻明白了什么。

关于这段爱情,他明白他心中有愧。

他算不上一位合格的丈夫,也算不上一位合格的爸爸。

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他知道,刘志兰毕竟是个年轻的女孩。

在婚姻面前,她也和众多的普通女孩子一样,需要丈夫的关心、照顾、陪伴,这是一个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情感需求。

她发脾气一事,算不上不够体贴,也算不上是她的错。

如果有错,错在战争,也错在列强入侵华夏疆土。

没有人能够想象,即将爆发的百团大战给刘志兰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压力。

她才刚刚生下左太北几个月,不仅要忍受战乱带来的心理恐惧,还要拼了命的照顾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情感需要,精神摧残。

这一切,都让她感觉快撑不下去。

幸运的是,左权不是一个性格暴虐的男人。

生活压力,战争摧残。

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一个温情的男人。

刘志兰大发脾气的责难,左权并没有生气。

从那以后,左权开始为自己的行为作出改变,左权开始尝试弥补对于妻儿的亏欠。

他总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家照顾妻子。

图 | 左权、女儿左太北

他始终知道自己有愧妻子,他对于妻儿的爱护全部倾注到了日常的琐事中。

太行山上,落日余晖。

一位腰间挎枪的中年男子,正在纵马疾驰。

士兵们抬头望去,漫天的尘土渐渐模糊了他们的双眼,左权的背影也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深夜中,左权看着熟睡的妻子,他静静的给小女儿北北换洗尿布,也会盯着劳累的妻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百团大战顺利结束后,日军的反扑的更加猛烈。

在华北地区遭受重创的日军开始部署兵力反攻,太行山的局势危急。

1940年,8月30日。

左权为了保证自己妻儿的安全,准备将妻儿送往延安。

离别之前,左权请来八路军总部的摄影师,留下了合影照。

图 | 刘志兰、左太北、左权合照

照片中的刘志兰和左权昂首直视,怀中的左太北侧望远方,她似乎在眺望着一个更美的远方。

左权在村口送别了妻儿。

刘志兰回头看了看左权,泪水从她的眼中瞬间流出。

左权的右手则一直在空中挥舞,直到妻儿渐渐远离她的视线。

在延安避难的日子里,刘志兰和所有年轻女孩子一样,她还没有来得及转变为一位真正的母亲。

她是那个时代的新知女性、理想青年,她年少所有的抱负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她所期待的爱情,即便没有浪漫,但是至少陪伴也不会缺少。

但从她走进左权生命中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反其道而行。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就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也是生活的全部。

育儿从来不会是她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没有左权陪伴的日子里,养育左太北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日常,而新婚夫妇离别分居,更让刘志兰的心中失衡。

她再度开始发牢骚,将消极的情绪诉诸信纸,寄给了左权。

刘志兰开始给左权写信,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太行山根据地。

左权知道前线战场有多危险,她苦心劝说刘志兰,同时写信安慰刘志兰。

“有不少同志很惊奇我俩能够分别,你真的去延安了,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分别后不免相互怀念着,聪敏活泼的太北小家伙很远的离开,长久的不能看到她,当然更增加我的想念。”

这是左权写给刘志兰的第一封家信。

信里面,多表达对于妻子的愧疚,对于女儿的思念。

狼烟四起的年代里,左权舍弃了小家,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战争中。

图 | 左太北照片

太行山山谷地区,人们常常能够看到左权的存在。

他时而登高远眺,时而又朝着西南方向望去。

那时他妻儿所在地。

无数个日夜,左权难以入眠,他担忧身处延安的妻子,他也担心太行山根据地的安危。

终于,可怕的一幕还是发生。

1942年,5月。

日军为了彻底拔除八路军在晋东南的根据地,开始了全面的大围剿。

可在多次战役中,日军发现八路军总能巧妙的避开围剿,化解危机。

最终,日军派出了一支“益子挺进队”专门寻找八路军总部的位置。

为何日军要这么做?

因为当时分散在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大多游击作战,想要完全歼灭几乎不可能。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八路军的游击作战有着总部明确的指挥,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这也意味着,如果日军直接端掉八路军的指挥系统,所谓的游击战也会暂时陷入瘫痪状态。

这支“益子挺进队”全部经过严格训练,属于训练有素的特种作战部队。

他们伪装成八路军的样子,一路监听无线电信号,慢慢靠近八路军总部。

彭德怀、左权发现这支军队时,日军主力已经包抄过来,左权强行送走彭德怀之后,自己负责殿后突围。

那天深夜,左权给自己的妻子刘志兰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不多谈了,祝你好!叔仁五月二十日晚

图 | 左权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

信中的每一字,都在表达着左权对于妻儿炽热的思念。

他们夫妻俩结婚已经三年,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

在延安的刘志兰一直都希望能够见到左权。

左权的信里,我们也能知道,刘志兰一直都是一个聪明的新知女性,她从来都不愿意做一位沉溺在家庭生活中的弱女子。

而左权也意料到了那么一丝丝的不幸,信中的“时局有变”、“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似乎都在预兆着一些不好的事情。

在她寄送给刘志兰的12封家信中,这是唯一一封提及后事安排的家书。

我们能够想象,左权在写这封家书时,他的内心有多痛苦,多挣扎。

手心是妻儿,手背是国家。

在两难面前,左权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国家。

那日艳阳高照,在太行山的十字岭上,左权高声嘶吼,指挥大家有序撤离。

图 | 十字岭

当大家冲击第三道包围圈时,左权不远处落下了一枚炮弹。

身经百战的左权,他的第一意识就是让大家赶紧趴下。

可他也知道,炮弹从来都不会是一颗。

在战场中,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日军投弹时往往都是三枚一投,这也意味着左权身边马上就会落下第二枚炮弹。

但他为了掩护大家有序撤离,坚决没有隐蔽。

那一刻,炮弹从天而坠,瞬间终结了他的生命。

扬尘弥漫,英雄落幕。

消息传到延安,刘志兰早已泣不成声。

无数个夜晚,刘志兰执笔写下一篇悼念左权的长文。

虽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 ,但我不愿去相信。自然也怀着不安和悲痛的心情而焦虑着,切望着你仍然驰骋于太行山际。我曾写道:愿以廿年的生命换得你的生存;或许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光荣,这虔诚的期望终于成为绝望!...因为近来带北北影响到自己的进步,心情不好,曾迁怒于你,一次向你发牢骚,刺激你,使你难过。但你体会到我的处境,除去解释与安慰之外,没有一句责难,使我渐赧,希望见面之日得到你的原宥。...愤恨填膺,血泪合流,我不仅为你流尽伤心的泪,也将为你流尽复仇的血,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在今后悠长的岁月中,想到你将是我最大的安慰。亲爱的,永别了,祝你安息!

左权和刘志兰在分别两年的时间里,一共给刘志兰写了12封信。

遗憾的是,其中一封不幸丢失,其余11封被刘志兰保存。

这些信里,多是左权对于刘志兰的精神安慰,以及他对自己小女儿的深情问候。

左权牺牲这一年,他的小女儿左太北仅有两岁。

她和左权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三个多月。

父亲没能成为活在她记忆中的人,更多的时候,她对于父亲的认知,仅靠着几张照片。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

河北邯郸为了纪念抗战烈士,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1950年,10月20日。

左权的忠骨也被移入此园。

年幼的左太北身着军装和母亲刘志兰执绋拉灵,送父亲进入了烈士陵园。

那一天,左太北一脸茫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吗。

图 | 左太北、刘志兰

1982年,5月。

左太北和母亲坐在一辆从北京开出的列车上。

列车缓缓驶出,母亲已经头发皆白,而左太北也已经42岁。

图 | 左太北

母女两人走入烈士陵园,左太北看到母亲突然扑到墓碑上,嚎啕大哭。

她诧异的看着这一切,赶紧前去安慰母亲。

在回北京的路上,母女俩没有说太多的话。

左太北似乎也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

果然,回到北京没几天,左太北突然收到母亲寄送的11封家书。

左太北在打开家书的那一刻,她看到这11封家书的日期被排列整整齐齐。

她的年少岁月里,没有人愿意和她提及那段悲伤的往事。

更多的人,更愿意帮她掩藏曾经的那段真相。

那一刻的左太北也许也明白,或许漫长的42年过去,母亲才真正选择放下左权。

在曾经那段悲情的战争岁月里,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普通人的悲欢。

在战争面前,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可更多的人,家没了,人散了。

这是那段艰难岁月里,大多数普通人的常态。

今天的你我,大多都是享受享受先辈红利的幸运儿。

国家,国家者。

从来都是先有国,后有家。

看看如今的中东地区,有多少人配谈梦想,敢谈梦想?

他们如今唯一的期许,停止战争,缔造和平家园。

可没有人会答应他们。

多数人的期许,在绝对的暴力、狂虐面前并不值钱。

也并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期许。

战争阴云退出,浪潮冲击而来。

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历史过客。

只有一些人,成为时代逆行者,真正的活在了大家的心中。

那一天,落日缓缓沉下。

半百之年的左太北站在十字岭上,默默的低下了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