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城縣沙堆鎮坪坳村,“養豬大戶”黎三國正在自家豬圈裏一邊餵養豬食一邊跟小豬們嘮嗑,豬圈裏都是此起彼伏的叫喚聲,“別急,馬上就有得喫啦。”黎三國笑着應和道。

早年他因身體不是很好患有類風溼疾病,50多歲才與一個帶有3個子女的婦女結婚並育有一女而納入貧困戶。

去年年初,縣郵政駐村工作組和村幹部到他家入戶走訪,黎三國跟幫扶幹部訴說道:“我現在經營一個小型養豬場,由於技術沒有過關,剛開始養豬時,有10頭存欄母仔豬,存欄100來頭生豬,加上缺少防疫、治療技術,沒過二三個月所剩無幾,虧本了”。

怎麼讓豬崽成爲黎三國的致富之道呢?幫扶幹部“對症下藥”建議黎三國攻克技術難關,做好預防和免疫接種,有效預防生豬各類傳染病的傳播。於是,在幫扶幹部的助力下,他聯繫到鎮裏其他的養殖大戶,並向縣裏的畜牧養殖專家請教,攻克防疫難關。同時,他還自行訂閱了《科學養豬指南》、《豬病防治手冊》等書籍,邊飼養邊學習邊實踐,提高自己的科學養豬水平。每逢有養豬技術員到通城縣傳授養殖技術,他都趕去聽講。每到空閒時,黎三國還採取走出去的辦法,向同行學習請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學習、請教和在實踐中的摸索,黎三國積累了經驗,自己動手對不同生長期生豬的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

2015年以來,黎三國的養豬收入就達到4萬多元,特別是今年仔豬行情非常好,黎三國已經有20萬左右收益,實現了致富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黎三國唸叨“自己擺脫了貧困,不能忘了鄉親,要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建成小康社會。”凡是有人向黎三國請教,他都毫不保留地把經驗無償地傳授給他人,並且專門上戶提供傳授養豬技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