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口號,大家都不會陌生

“節約糧食”

尤其是60 70年代的長輩們

他們的童年都是聽着這四個字長大的

有一句古詩,所有的孩子都不會陌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初學詩詞的孩子人人會背

不管是口號,還是古詩

對於食物的愛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提倡

現實中也是如此嗎?

每年損失浪費糧食700億斤

“舌尖上的浪費習以爲常

糧食浪費主要分爲加工和餐飲兩個環節。根據有關數據測算,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餐桌消費環節更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曾聯合發佈《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指出,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爲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爲11.7%。其中,大型餐館、遊客羣體、中小學生羣體、公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大型聚會浪費達38%,而學生盒飯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中國的糧食夠喫嗎?夠喫

但也不可以隨意浪費!

中國人,熱情好客,講究人情禮節,講究排場,所以無論是外出聚餐,還是宴請賓客,都是儘可能的讓客人滿意,絕不會薄待朋友。

以“盛宴”開始,以“剩宴”結束,無形之中造成了巨大浪費,可能一桌看起來沒多少,但是最終積攢產生的浪費量卻是驚人的。

在這種巨大浪費面前,“光盤行動”勢在必行!

對孩子也有必要要求光盤嗎?有必要!

光盤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食育

喫多少點多少,喫多少裝多少,不挑食,不偏食。

把碗裏,盤子裏的東西喫完,不僅僅是爲了養成節約的習慣,更是爲了培養孩子健康飲食,均衡飲食的觀念。

有的家長爲了寵溺孩子,常常無止境滿足孩子對喫的需求,不管喫不喫得完,一股腦的全端上,喫不完就造成了浪費,全喫下有可能攝入過量,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容易會造成孩子浪費其他資源的習慣。

從小懂得節制,合理分配的孩子,長大後也更懂得珍惜資源和機會,能夠樹立更加正向的價值觀。

假如孩子不愛喫飯

還怎麼引導光盤行動?

三個讓孩子愛上喫飯的妙招,請記好!

1

味覺要減負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喫東西要新鮮是第一準則,因爲新鮮的食材,不僅具備更多的營養,口感、味道、賣相也更吸引人。

孩子的味蕾是非常敏感和嬌嫩的,我們應該要盡力去保護,烹飪的時候要選擇更加健康的方式,例如清蒸,溫拌,燉煮等,調味品應選擇無添加的產品,以天然的食材本味來烹調,爲孩子的味覺減負。

小鮮侶、醬油心生、乳酸菌老陳醋,不僅是無添加調味品,健康有肽,味道好,卻不搶味,還能激發更多食物原味,天然之味,保護孩子味蕾。

2

換個造型更好喫

食物還是那個食物,但換個造型,能更好調動孩子喫飯的積極性。把炒飯做成小熊,把麪條擺成花朵,把麪包改造成小怪獸……視覺上的愉快,轉化成大開的食慾,讓用餐成爲一件開心的事情。

3

參與感帶來好食慾

在傳統的概念中,孩子是要遠離下廚的,因爲中式廚房中的“刀光火影”確實潛伏着極大的危險。

廚房危險,並不意味着,孩子不能參與廚事。

跟着大人一起去買菜,幫着媽媽一起摘菜、洗菜,動手包餃子,親手打雞蛋……簡單的環節,放手交給孩子去嘗試,認識五穀,感受蔬果的觸感,去實踐,去操作,親自動手製作的美食,喫起來真的格外香!

無論山珍海味

還是粗茶淡飯

不浪費纔是對食物最大的尊重

無論是食物還是能源

珍惜資源都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教養

有呷麼三寶相伴

孩子的每一餐都喫得香,喫得光

互 動 時 間

你們家支持光盤行動嗎?

爲了避免浪費,你又有什麼樣的小妙招?

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