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年輕人來說,選擇小型SUV作爲人生第一臺車是個不錯的選擇。小型意味着身板不大,城市中停車方便,較高的離地間隙則保證了週末自駕遊的通過性能;小型SUV空間雖然不是非常大,但滿足小三口之家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這種車的價格對年輕人也很友好。所以,市場上像豐田C-HR、本田繽智這類小型SUV的銷量一直不錯。

不過,除了C-HR和繽智這兩款車外,其實還有一個顏值與實力兼具的選手同樣可以關注一下,它就是長安馬自達CX-30。而當近期再次與長安馬自達CX-30接觸後,我甚至發現它要比前兩款更值得推薦。

魂動2.0設計加持,長安馬自達CX-30顏值超能打

作爲馬自達最新出的一款車,魂動2.0家族設計語言加持下的長安馬自達CX-30可謂相當靚麗驚豔。

我們先從整體造型聊起。官方定位長安馬自達CX-30爲跑旅SUV,這款車的造型結構要比傳統SUV更偏向轎跑車,屁股微微翹起,無論是從側面還是尾部的角度觀察,得到的視覺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性感”二字,並且沒有犧牲空間的實用性。相比之下,C-HR和繽智這兩款車的線條就顯得略微生硬一些。直白一點說,看着沒有長安馬自達CX-30順眼。

當然,長安馬自達CX-30讓人覺得順眼的還有它設計上的簡約主義,即減法美學。在它身上,沒有任何花哨無用的細節,沒有繁雜無序的線條,整車表面的過度極其柔和,非常符合當下崇尚簡約的審美趨勢。大家熟悉的繽智秉承的則是傳統設計風格,無功也無過,而C-HR雖個性十足,但我總覺得有些設計過度之嫌。個人認爲,長安馬自達CX-30纔是一種更具高級感的設計手法。

長安馬自達CX-30在將減法美學做到極致的同時,細節處理方面同樣相當細膩。比如,它的前後大燈沒有采用當下流行的分體式或者貫穿式,但燈腔內部的細節設計卻頗有心思。最神奇的部位在於車身側面,遠看貌似有一條很有力量感的腰線,但近看卻發現並沒有摺痕明顯的線條。馬自達的設計師巧妙地運用曲面在車側營造出曼妙的S型曲線,尤其是在陽光下,車側還會呈現出豐富的立體光影效果,魂動2.0設計的“魂”在此刻活靈活現。

來到車內,把手、按鈕、按鍵、縫線等細節都很細膩,雙手觸及之處的質感都有一種價格要貴得多的高端車的品質。感受了車內車外的細節,長安馬自達CX-30魂動2.0設計又帶給人新的啓發:去掉“多餘的”,同時一定要把“必須的”用心打磨。

在顏值層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爲長安馬自達CX-30完勝兩田的競品。

細緻入微的人性化體驗打動人心

除了細膩的設計細節外,長安馬自達CX-30細膩的心思也非常打動人心。

中控屏巧妙地融入中控臺,既能避免白天強光照射的反光效果,又提供了更乾淨的前方視野。出於行車安全的考慮,馬自達並沒有爲中控屏提供觸控操作,而是通過擋把後方的旋鈕和一組按鍵進行操控。讓我驚喜的是,無論是旋鈕還是按鍵的反饋質感,特別是轉動旋鈕時發出的“噠噠”聲極爲細膩,這種體驗完全超越了我對這個價位的預期。

順心的駕乘體驗首先就要坐着舒適,市面上有些車型的座椅並不能完美調整到適合自己的坐姿,發動機還沒點火心情就影響了一半。長安馬自達CX-30的座椅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迎合人體軀幹的角度,並可以靈活調整,再配合可調的方向盤,無論是瘦小的女生、還是高大的男生,都能輕鬆獲得到舒適的坐姿,想來長安馬自達CX-30的那句口號:“悅自己、越自己”還真不是白叫的。

空間層面,長安馬自達CX-30雖是小型SUV的標準身材,不過當我落坐前排發現橫向空間比同級別的多數車型更爲寬闊。最明顯的例證便是中央扶手箱,它的寬度可同時輕鬆容納前排兩個人的手肘,這在同級的小型SUV中並不多見。這種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供前後排更加通透的交流視野。當後排坐着孩子的時候,大人從前排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他們。我想,能考慮到這一點,設計師一定是心思極爲細膩的媽媽或爸爸。

後排空間通常是家庭用戶買車重點考量的因素,長安馬自達CX-30的軸距達到2653毫米,其實比C-HR和繽智都要長,所以你不必擔心後排腿部空間的問題。此外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前排座椅的下方空隙明顯比同級車型都要高,因此即便家庭成員中有身高1米8的大個子坐在後排也不會覺得手足無措。

許多人吐槽坐在C-HR後排就像被關在了小黑屋,那是因爲它們的後窗面積實在太小了,導致通透性很差。長安馬自達CX-30一個妙處在於,它在C柱位置安裝了一個通常只有更高級別的緊湊型SUV纔會配備的小窗。如此一來,不僅保證了後排的通透性,而且造型也更顯別緻。

可以說,馬自達的魂動設計理念並沒有脫離用戶的實際用車場景。日常高頻使用的後備箱設計同樣體現出設計師的巧心思,長安馬自達CX-30的後備箱低位僅731毫米,寬口達到1020毫米,對諸如女性用戶這樣的小個子車主非常友好。後備箱的容積也不小,達到了430升;而且後排椅背可以放倒,最大容積可以達到1432升。偶爾來一次長途旅行,需要裝載大量出行裝備的時候,寬敞靈活、方便拿放的後備箱就顯得尤爲可貴了。

動力平順且直接,變速箱媲美寶馬8擋ZF

長安馬自達CX-30 目前搭載兩款發動機,一款2.0升SKYACTIV-G發動機,一款2.0升e-SKYACTIV-X汽油壓燃發動機。我這次試駕的車型搭載的是G發動機,以2.0升的排量來看,G發動機最大功率158馬力,峯值扭矩202牛·米,絕對數值並不大,但是實際駕駛起來可謂驚喜連連。

在日常的城市道路或者高速公路上行駛,長安馬自達CX-30油門的響應很是靈敏,動力的輸出平順性超棒,給多少油就能得到多少預期反饋。毫不誇張地說,這種如德芙巧克力般絲滑的感受瞬間讓我聯想到當年那臺經典的寶馬3系E90。如今主流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爆發力很足,但是卻無法提供自吸發動機給到的那種人機溝通效果。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去試試自己開的1.5T或是2.0T,轉速錶指針在很小的油門動作下其實是沒有反應的。而長安馬自達CX-30則不同,它的動力響應跟隨油門開度完全呈現線性變化,哪怕是極細微的油門動作,在動力反饋上都會有所體現。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6速手自一體的變速箱,換擋既順又快,尤其是降擋反應可媲美寶馬匹配的那臺8擋ZF。所以,我開這臺車從來不用它的手動模式,因爲通過油門的深淺和快慢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控制變速箱的擋位。

再來看看它的兩款競品車型。C-HR和繽智採用的都是CVT無級變速箱,其優點是動力輸出平順,但很難提供像長安馬自達CX-30上這臺6AT給到的駕馭快感——既平順、直接,又異常聰明。

越級的操控感受和底盤質感

馬自達被廣大車迷譽爲“東瀛寶馬”,其優秀的動態表現是有口皆碑的,“人馬一體”的順心體驗,這一點在長安馬自達CX-30上也有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講操控之前,我們先了解兩個知識點:SEB懸掛和GVC PLUS系統。之前的次世代馬自達3昂克賽拉採用的就是SEB蝶形仿生後懸掛,當時,許多人對這種新型懸掛有所質疑。可當真正被市場檢驗後,大家對它不僅沒有了疑問,還直呼真香。

SEB懸掛的創新之處在於:該軟的地方則軟,而該硬的地方則硬。具體來說,大幅度增加後輪銜接處的部件管徑,從而提高了後輪束角剛性;蝶翼型變截面立體結構有效收緊了中央管徑,提高了懸掛的橫樑韌性。因此,這是一種貌似簡單、但結構和工藝並不簡單的特殊結構。事實上,國內零部件廠家無法滿足SEB懸掛的生產技術要求,因此長安馬自達不得不從日本全部件進口,成本當然高得多。說到這裏,我想,沒有人會不懂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吧。

再來說說GVC PLUS這項黑科技,該系統是馬自達GVC系統的升級版,全新追加了依靠制動器實現姿勢穩定化的控制功能,可以更好地提高駕駛者對車輛操作的追隨性、控制性。它的工作原理網上都能查到,這裏我就不再贅述,只說我的個人感受。我認爲,這個系統的核心是讓車輛在過彎時儘量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加速度區間,相當於始終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在幕後暗中相助,讓你過彎跑得更順暢,乘坐更加舒適。

在與衆不同的技術加持下,長安馬自達CX-30的底盤質感完全達到了越級的水平。講兩點,遇到減速帶時,長安馬自達CX-30的懸掛對於顛簸的過濾非常細膩,不會感到很顛、很震,得到的是高級感的韌性。我想,這裏面無疑就有SEB懸掛高效吸震的功勞。

駛入彎道,懸掛的支撐性讓人信心十足,側傾幅度極小,可以從容地快速轉彎,除了SEB懸掛的功效,GVC PLUS系統顯然也在起作用了。而最讓我驚喜的是,馬自達在提供舒適和安全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營造駕駛樂趣。以較快的速度稍帶一點剎車進彎,車尾竟然可以像後驅車那樣向彎外輕微的滑動,這種側滑並不突兀,更不會讓人感到緊張,而是一種可控的、幫助車頭進彎的底盤動作。

三順纔是“人馬一體”的最高境界

通常只要提到馬自達的“人馬一體”,大家潛意識裏就會聯繫到操控。馬自達的操控的確很棒,拿長安馬自達CX-30來說,它就很懂駕駛者的意圖和需求,開起來極其聽話、順心,動態表現完全不像一臺傳統的高重心SUV車型。然而,通過幾天與長安馬自達CX-30的親密接觸,我發現除了大家公認的操控好和顏值高之外,這款SUV車型其實在日常的實用性方面也是可圈可點,有些功能設計的小細節初看並不起眼,但只要親身體驗過一定會讓人叫好。

所以,我認爲除了操控聽話、開着順心,長得好看、看着順眼,功能便利、用着順手,其實也應當是“人馬一體”的應有之義。換句話說,只有同時做到看着順眼、用着順手、開着順心這三點,才能讓用戶在用車過程中發自內心的產生愉悅感。這三個順就是我理解的“人馬一體”的最高境界。

不要小看這三個“順”,不誇張地講,同級細分市場上能夠同時做到的車子並不多。長安馬自達CX-30做到了,這樣的好車值得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