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沒有相機,很多優秀的小說因爲沒有圖片而不能聲情並茂,但是古代有優秀的畫師,他們可以給小說插畫。比如《紅樓夢》就有一叫法:《繡像全本紅樓夢》,因爲這個版本里面有很多插畫,基本把紅樓夢的劇情概括的畫了出來,所以讀者在觀看時視覺效果當然不一樣。

其實除了《紅樓夢》,像《聊齋志異》這樣優秀的小說,也是有很多高水準的畫師爲其配插圖的。但是因爲古代畫家很多,所以很多給其配插圖的畫家都沒有留下名字,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們僅僅是畫師。

在《聊齋志異》中有一個故事叫《畫皮》,說的是一個醜鬼通過畫一張美女的皮蒙在自己身上而打扮成漂亮的女鬼,到處蠱惑青年的故事。顯然這樣的故事,一聽就是挺驚悚的,那些把女鬼迎娶回家的青年才俊,怎麼都想不到自己相擁的,美麗的畫皮下面是個大丑鬼。

據說慈禧太后非常喜歡看插圖版的《聊齋志異》,她覺得那些繪畫非常生動,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文字生硬的缺陷。

即便是如今影視發達的時代,人們依然對繪畫非常感興趣,比如《新繪圖聊齋志異》就是一本當代作者於受萬的作品。作者是300年來第一次把《聊齋》491個故事歷時六年採用寫意性工筆畫法繪製出505幅中國畫的人。

當然只有圖片是不可以的,每個故事用500字以內言簡意賅的白話文講述故事情節,全面生動、圖文並茂地把聊齋故事呈現給讀者。這樣的繪畫不僅可以讓讀者暢想故事,而且可以給人以深刻印象。

爲什麼能給人以深刻印象?主要是繪畫可以把《聊齋志異》裏面恐怖的畫面呈現給讀者。比如古代有個畫師畫的《畫皮》,就是令人看了晚上會害怕的圖畫。它現在還保存在博物館裏。

畫皮的故事,很多人通過影視早知道了。其實只要把《畫皮》的故事本質弄清了,即便是晚上看也不會害怕。其實蒲松齡在這裏說的披着畫皮的醜鬼,就是現實裏一些表面光鮮、道貌岸然,而內心醜陋兇險的人而已。

我們經常會被一些眼前的浮華所迷惑,而這畫中的惡鬼就是現實中的一些事物的寓意。一不小心,就會被那些披着人皮的“惡鬼”所矇騙。我們在看一些古畫的時候,不僅要看古畫所給我們呈現的一些圖像,要明白圖像背後的故事。要明白古人通過繪畫想給我們展示的人生道理,弄懂了這個道理——哪裏有什麼女鬼,當然就不害怕這幅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