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鄧紅娟)隨着網絡時代的發展,各種社交軟件的應運而生,網上交友聊天已成爲人們生活中常見之事,而在這人際社交的同時,不法分子也悄悄走進虛擬世界,給人們的網絡生活設套。近日,韓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社交網絡詐騙案件,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

網聊結識“女友” 被騙近14萬元

2020年11月30日,韓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接到轄區羣衆劉某報警,稱自2019年11月份開始通過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結識了一位自稱年齡30歲、在韓城某企業上班、名叫“程某”的單身女子,並互加了微信,成爲無話不談的“知己”,甚至確定了戀愛關係。在“相戀”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對方以父母生病住院、父親去世、兄弟出車禍急需用錢等多種理由向劉某索要資金,劉某在對方的蠱惑下,向對方共轉賬14餘萬元,可是每次他提出見面時,對方均會以種種藉口拒不見面。後來,他也到對方任職的單位尋找,卻被告知沒有此人,直到在朋友的提醒下,他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於是,他趕緊來到派出所報警,懇請民警幫助自己追回受騙錢財。

循線分析研判 細查鎖定嫌犯

接到羣衆劉某的報案後,新城派出所高度重視,在瞭解相關情況後,根據劉某提供的線索,辦案民警迅速開展偵查。通過對犯罪嫌疑人姓名“程某”及其作案手法分析研判,信息顯示被騙錢款通過微信多次轉賬,並提現至一張銀行卡內,該卡賬號註冊的姓名爲段某龍。在民警覈實“程某”的身份時,發現“程某”的名字是假的,所從事單位也並無此人,段某龍就是所謂的“程某”。

連續蹲點守候 騙子終落法網

掌握證據線索後,辦案民警立即趕到嫌疑人段某龍住處對其進行抓捕。然而,從12月21日20時許至次日10時,經過連續15餘小時的蹲點守候,發現段某龍一晚並未回家。12月22日11時許,辦案民警最終在韓城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功將段某龍抓獲歸案。據段某龍交代,自己用兩部手機註冊了兩個微信賬號,一個男性賬戶作爲平時正常使用,一個女性賬戶專門用作和陌生人聊天騙取財物用,女性賬戶的資料和照片都是自己隨意編造的。2019年11月,劉某通過私信與自己取得聯繫,段某龍便向劉某聲稱自己叫“程某”,在後續的聊天中,主動向劉某“示愛”,對其噓寒問暖,把劉某當作“搖錢樹”,冒用“程某”的身份以父母生病住院、父親去世、自家兄長出車禍等多種理由向劉某索要資金。每次劉某想與自己視頻或者打電話的時候,由於怕自己露餡,要麼找理由拒接,要麼接了不說話。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最終還是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目前,段某龍因涉嫌詐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網絡交友有風險,網絡戀情需謹慎。網上掉下的不一定是“林妹妹”,極有可能是一個“大陷阱”。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打擊違法犯罪,民警一直在路上。

相關文章